醫療常識★精神分裂正名思覺失調 鼓勵病友勇敢就醫 | 健康達人網

精神分裂正名思覺失調 鼓勵病友勇敢就醫 健康達人網

疾病名稱害人不淺,造成病患延誤就醫,不僅傷害當事人,更讓親友傷心。台灣終於在 2014 年正式宣告「精神分裂症」這個名稱走入歷史,正名為更貼近原意的「思覺失調症」,並鼓勵超過 6 成病友不再懼怕外界異樣眼光,走出陰影接受治療,也讓關心的親友放心。

「精神分裂症」名稱讓人不願就醫

根據 2012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 10年內確診的精神疾病病例已從 7.5萬人上升至近12 萬人,增加近 6成,而單看 2011 年到 2012 年短短一年就增加了 6,332 個確診病例。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表示,從流行病學研究的觀點來看,精神疾病佔總人口的比率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六之間,因此這些近年來成長的數字並不是一種突然爆發的危機,而是民眾對相關疾病的有了更多認識,願意積極就醫。

但問題是,這些數字多反應出憂鬱症或躁鬱症患者,而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方面的進度不佳,超過六成不願病情曝光,不願曝光的原因,全部都是因為他人可能產生的異樣甚至歧視眼光。

精神分裂正名思覺失調 鼓勵病友勇敢就醫 健康達人網

「思覺失調」是可以恢復的

周煌智表示,社會的異樣眼光讓精神分裂症病患與家屬不願走出來持續就醫,這樣是很危險的,因為如果中斷九個月就有兩成的復發機率,中斷兩年復發機率高達九成。事實上,日本在 1995 年就開始推動將精神分裂症改名為「統合失調症」,於 2002 年成功,2004 年的研究顯示就醫率與家屬支持度大幅提昇;南韓也在 2012 年成功改稱「調弦症」。

台灣方面,經過 10年的努力,2012 年台灣精神醫學會與康復之友聯盟正式展開問卷調查,經過一年多的投票,終於訂出屬於台灣的譯名「思覺失調症」。他指出,「思覺失調」正好反映思考與知覺功能的失調,而「失調」二字同時也代表它是有恢復的可能性。

周煌智表示,正如同將「老年痴呆症」改為「失智症」,「低能兒」改為「智能障礙」,疾病的名稱對於社會觀感有著很大的影響,希望藉由更名運動,讓更多人認識思覺失調症,也鼓勵精神康復者勇敢面對疾病、接受治療。

 

精神分裂正名思覺失調 鼓勵病友勇敢就醫 健康達人網「思覺失調症歷年創作聯展」

社區照顧機構仍嫌不足

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黃敏偉表示,目前台灣不論在法規、健保與社區醫療網的發展都有很多進展,但調查顯示仍有四成三的精神康復者認為社區照護規劃仍然不足,精神康復之家經常被民眾拒絕而無處設置,希望政府多加把勁。

美國精神科醫師、本身也是思覺失調症病友的丹尼爾費雪(Daniel B. Fisher)博士也表示,將復健過程放在社區是最有效的做法,政府與醫院著手訓練志工、精神康復者的家屬,在第一線就能提供即時的照顧,也能大幅減輕醫院的負擔。另外,他也正大力推動讓一時面臨較大壓力的精神康復者,在自願的情形下暫時進駐短期喘息機構,最多七天,這段時間不會受到監視、來自自由,就醫與服藥仍由當事人自行安排。

精神分裂正名思覺失調 鼓勵病友勇敢就醫 健康達人網
▲精神分裂症正式改名思覺失調症

衛生福利部心理與口腔健康司長陳快樂表示,衛福部將全面配合正名與相關推動工作,除了下週就將與中央健康保險署及統計處等單位協商改名外,部裡行政作業與溝通時都將改用「思覺失調症」。此外,針對各界所提社區服務機構方面,她表示從 1995 年就開始就陸續補助經費推動成立,雖然日間型機構到 3 月底可以服務 3,458 人次服務量,住宿型機構已可提供 4,961 床位,但其實各縣市資源不均的問題比較大,除了持續推動,民眾不願機構設在自家旁邊的問題,也需透過改變觀念的方式化解。

陳快樂指出另一個重點是就業,衛福部會與勞動部協商進一步讓台灣就業市場能夠更適應心障者,改變目前身障者容易找到工作,心障者不易謀職的情況,此外像庇護工廠的推動也是選項。

延伸閱讀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郭台銘新增捐贈台大癌醫中心醫院50億元。(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出資興建的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原訂7月4日開幕,但有媒體爆料,疑因郭允諾追加的捐款短缺,現在只能小規模營運。郭台銘今(13)日與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一同召開記者會,簽下新增捐...

閱讀詳情 »

▲郭台銘預測蔡英文總統初選將出線。(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民進黨總統初選民調預計今(13)日中午結果出爐,鴻海董事長、國民黨總統初選參選人郭台銘上午面對媒體預測,據他判斷,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應是蔡英文總統出線,他預先恭喜蔡英文。 郭台銘上午出席《十年小愛...

閱讀詳情 »

▲譚艾珍母女參與預立醫療諮商,互為見證人。(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預約善終,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今年6月上旬,全台已約有4044人已完成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簽署預立醫療決定。而資深藝人譚艾珍和女兒歐陽靖也在台北慈濟醫院完成諮商,經醫師與諮商團隊解說之後,互為彼此簽署預...

閱讀詳情 »

詹子晴年輕時曾經出過嚴重車禍,日前她上緯來《醫次搞定》分享:「之前車禍在加護病房住了一段時間,因為脊椎有受傷所以戴護頸,內臟也撕裂傷出血;出院之後一直到現在,脊椎都留下後遺症,常常一久坐屁股就會麻掉,需要泡熱水舒緩,也會去按摩,對按摩師提出各種無理要求:拜託師傅用力打我屁股。」 陳年舊傷好難受,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