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友照護不簡單 分齡控糖更健康

糖友照護不簡單 分齡控糖更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依據國健署103-10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臺灣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0.1% ,男性10.9%、女性9.4%。糖尿病類型分為第1型糖尿病(胰島細胞遭破壞)、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其他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等;國民健康署表示,針對不同類型糖尿病患者照護,照護者常會面臨不同挑戰,家友支持並掌握照護重點,不僅疾病共存,還要共好,因為有好的照顧,才有好的生活品質。

分齡控糖、家友關懷 才能與糖尿病共好

有鑑於糖尿病與家庭有著緊密不可分的關係,今年聯合國世界糖尿病特別將主題訂為「The Family and Diabetes」,呼籲家庭應積極發揮在糖尿病防治,包括在自我管理及健康生活形態上扮演最大支持與教育作用,以家庭力量來維繫家人健康。

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透過家庭與朋友的支持力量是翻轉糖尿病發生或惡化的機會,有家人貼身的關懷與提醒,與病人一起面對疾病及做好疾病照護。像是協助家人測血糖及記錄、一起吃飯、一起運動及檢查用藥情形等,以正向態度面對疾病,透過疾病照護除了給家庭關係加溫之外,因為糖尿病具有家族病史,所以在照顧長輩過程,也能提醒自己及早做好健康管理,預防疾病產生。

防治糖尿病 一起做到穩定控糖

對於糖尿病防治,政府提供了可近、可用的服務資源,與民眾一起防治糖尿病:

1.從小做起,守護小糖友健康:國健署結合專家學者,及醫護專業團體共同發展的第1型糖尿病患者身心健康照護手冊,提供學校老師、家長及第一型糖尿病學童認識糖尿病的照護方法,幫助小病人了解糖尿病,不再自卑與害怕。

2.「糖尿病與我」提供成人型糖尿病照護全方位照護資訊:舉凡血糖自我檢測、飲食、運動、體重控制、藥物等等,都收入在這本小小手冊中。

3.成人預防保健是提供早期發現最佳檢查:國健署提供40歲以上民眾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檢查項目包括血糖以及評估健康風險因子,提醒體重過重、吸菸者之糖尿病高風險者,及早進行相關控制防範於未然。

4.糖尿病支持團體分享經驗互助與互愛:於全國360個鄉鎮區域,推動540家糖尿病支持團體,推動糖尿照護相關活動,藉由同儕照護歷程與經驗分享,一同互助友愛,讓糖尿病控糖達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0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土大規模疫情爆發後,確診者已超過1萬5千人,神經外科醫師提醒,罹病之後,除肺部組織受創,心臟、腎臟、免疫及神經系統等功能也可能受到影響,病毒甚至入侵腦部組織,引發腦炎、腦膜炎、脊髓發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莊淵丞說明,受到血腦屏障的周密保護...

閱讀詳情 »

圖一: 髮王植髮診所劉宇婷院長,超過千例植髮成功案例。 圖片:髮王提供 疫情嚴峻,現代的人壓力又大,都有掉髮的問題!而許多人甚至不到三十歲就有嚴重掉髮的問題。 其實從我們的頭髮以平均數約10萬根來說,每天掉50~100根的頭髮,算是正常的新陳代謝現象。但是,如果落髮超過100根以上、並持續幾週,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人類的聽覺系統可分為周邊和中樞,周邊聽覺系統由外耳、中耳、內耳所組成。外耳負責接收聲音、定位聲源、聚集聲能,使聲音通過外耳道和鼓膜、傳輸到中耳;中耳為內含空氣的腔室、當中有3塊小聽骨負責傳遞聲波;內耳分為前庭(負責平衡)和耳蝸(負責聽覺),耳蝸內含柯蒂氏器(Organ...

閱讀詳情 »

【文/新唐人亞太電視台】今天的疫情透視,連線前台北榮總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鄭元瑜,台灣防疫三級警戒有望在7月26號後降級,防疫指揮中心打算採取「緩坡式降級」,如果觀察到有任何疫情爆發可能性,就重新緊縮。對比英國例子,解封後的英國,單日確診人數已來到5萬;而英國已經取消公共場合戴口罩、社交距離,甚至連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