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友福音! 複方口服藥涵蓋多種機轉

糖友福音! 複方口服藥涵蓋多種機轉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糖尿病」,是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慢性病,血糖控制不佳併發的心血管疾病及腎臟病變,為糖友最常見的共病及主要死因。但面對疾病許多糖友誤信謠言,認為糖尿病治療藥物會傷害腎臟,而不按醫囑服藥,反而讓腎功能快速惡化。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許惠恒呼籲,糖友要突破迷思,遵循醫囑,更可以利用不同機轉的結合藥來積極控制疾病。

糖尿病用藥非腎病元兇 「控糖」成重點

根據衛福部 106 年國人死因統計,糖尿病高居 10 大死因第5位,甚至每 1 小時就有 1.12 人死於糖尿病。其中,因為疏忽血糖控制而併發的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成為糖友最罹患的共病及主要死因。不過,許多糖友對於服用糖尿病藥物常有迷思,認為按時使用糖尿病用藥會「傷害腎臟」。事實上,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過高的血糖,才是造成腎臟的負擔,「控糖不佳」才是洗腎元兇,呼籲糖友應遵從醫囑服藥控糖。

善用多種機轉複方藥物 助糖友共病管理

對於腎臟疾病引發糖有更大的生活危機,許惠恒說明,依據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及歐洲糖尿病學會(ESDA)共同發表的 2019 國際最新糖尿病治療指引提出,「共病管理」是糖尿病照護的首要目標,其中,應特別留意心臟、腎臟的併發症,並讓「降糖」工作安全達標,方能降低未來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對外,許惠恒建議,糖友可以與醫師討論,考慮多種降糖機轉的口服複方藥物,達到正面幫助。

控糖不佳危機多 併發心血管疾病少活 12

另外,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黃瑞仁也指出,根據研究分析,同時併發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將平均減少壽命 12 年;每 2 位糖尿病患就有 1 位死於心血管疾病,65 歲以上人口的心血管相關併發症死亡率更高達三分之二。因此,黃瑞仁提醒,若是長期控糖不佳,就像把心臟泡在糖水中,讓糖分浸透身體所有器官,呼籲糖友切莫輕忽控糖的重要。

配合醫囑、建立共病管理概念 達到糖尿病全面管理

為提高台灣糖友積極控糖,提升生活品質,許惠恒提醒,糖尿病藥物治療應考慮五大點,包含:一、有效降糖;二、保護心血管;三、保護腎臟;四、減少低血糖發生;五、對體重的影響。建議糖友要與醫師充分討論治療選項,選擇最適合的藥物,另外也需積極配合,並建立共病管理的概念,達到糖尿病的全面照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7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風水世家 41歲本土演員王燦曾在「夜市人生」及「風水世家」中演反派走紅, 但近日卻驚爆他得了"蜂窩性組織炎",嚴重可能會致命! 他在受訪時甚至表示:「老天爺懲罰我…」 原來是有次他登台表演時腿部發炎,又腫又痛, 經檢查才知得了蜂窩性組織炎, 或許因為演員作息不正常,修復不夠...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toutiao 下同) 她今年110歲了,仍擦香水穿高跟鞋,她就是嚴幼韻,這位上海灘的大小姐1905年出生於浙江寧波一個富豪家庭,是復旦大學最早的女生;是第一個將小轎車開進校園的復旦校花;她的第一任丈夫是民國政府駐菲律賓的總領事楊光泩,第二任丈夫是大名鼎鼎的近代外...

閱讀詳情 »

via 飲食與癌症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什麼樣的飲食習慣容易導致癌症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實生活中自己是否存在導致癌症的不良習慣。   1、喜歡吃滾燙的食物 臨床中,醫生髮現很多消化系統癌症患者,特別是食管癌、胃癌患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吃非常熱的食物,每頓飯都恨不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1歲半的女童,四個月前在浴室跌倒,結果脖子不只瘀青,還腫起來,帶至診所治療,原本醫師判斷是一般的碰撞紅腫,只給予藥膏塗抹,沒想到,瘀青退去,但腫包仍在,後來父母送至醫院,醫師檢查後發現是淋巴管瘤! 但由於女童僅1歲多,父母擔心一般手術無法徹底清除淋巴管瘤,且怕傷及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