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控制差 黃斑部水腫險失明

糖尿病控制差 黃斑部水腫險失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65歲陳婆婆長期有糖尿病、高血脂控制不佳,去年視力開始模糊,沒有在第一時間就診,直到連電視光線都看不到,才前往附近診所就醫,診所醫師建議病患趕緊前往大醫院檢查,否則恐有失明危機,彰基體系眼科部主任陳珊霓醫師檢查及診斷,才知道是糖尿病引起黃斑部水腫,經眼內注射治療後改善,目前已可以自理生活。

糖尿病黃斑部水腫 發現時通常已晚

據統計,全台約有150萬糖尿病患者,研究指出,有29%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會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其中有大約14%的患者,會發生糖尿病黃斑部水腫。陳珊霓表示,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初期症狀,包括視力模糊、看東西色彩不鮮明,隨著病情加劇,還可能出現看東西會變形,直線變扭曲或視野中心出現黑影等症狀。患者常將早期模糊症狀誤認為自然老化現象,而且正常的眼睛會代替病變的眼睛看東西,因而沒發現眼睛已出現病變,且耽誤就醫,待發現時,病變的眼睛視力惡化已經相當嚴重了。

早期發現 可預防病變失明

目前黃斑部水腫的治療已有健保給付,並於今年2/1起,申請流程更優化,病患只需申請兩次(往年要向健保署申請三次),若健保署核通過,第一次就可給付五針眼內注射,第二次可給付三針,患者應定期回診,落實「早期發現、妥善治療,長期追蹤、全面照護」,糖尿病所引起的失明是可以預防的。

藥物治療效果佳

糖尿病是造成黃斑部水腫及視力受損的殺手,現在至少藥物可以治療、控制,讓病患視力得到進步;因此,每位糖尿病病友要關心自己的眼睛,不要等到看不到時,才要就醫。及早就醫的治療效果不錯,而且藥物的進步,黃斑部水腫經過十次或五、六次的治療之後,不會再受到此困擾,可以得到進步,甚至永遠都不會有水腫的情形,這需要患者及醫師的共同努力。

病史長 病變機會也較高

彰基眼科部視網膜科主治醫師莊智鈞表示,良好的血糖控制,對糖尿病的病情穩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卻不能絶對預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產生。事實上,年齡與血糖的病史長短,是糖尿病是否造成眼底病變的重要因素;由於現代人的壽命延長,糖尿病病史也就越長,最終形成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機會也就越高,高血壓、高血脂、腎功能不佳等,也都是病變的危險因子。藉由良好的血糖控制,再加上早期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並及時處理,可以降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造成失明的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7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父親節來了,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認助清寒學生基金會董事長曾燦金特地帶著8位孩子們對認助人林澤顯夫妻獻上感謝之意。「教育是最偉大的慈善事業。」深受這句話影響的林澤顯,在民國89年某天讀報時發現認助清寒學生基金會還有孩子亟待協助後,便開始了長達16年認助清寒學生的歷程。因為同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8月溫馨父親節來臨,許多爸爸們為家庭努力打拼,疏於與家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整天面對開不完的會、無止盡的報告、加班,加上運動量不夠、維生素D3不足,種種外在因素造成鈣快速流失。營養師宋明樺表示,除飲食作息不正常造成鈣流失外,也有可能是長期鈣質攝取不足,形成體內鈣失衡,健康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收治一名不到2歲,患有亞伯氏症候群的男童,透過兩階段手術,為該男童分離雙手五指,手術進行順利,男童父母也相當感謝醫療團隊的治療與照顧,同時院方也贈與男童一套具有復健、認知及遊戲功效的感統玩具「捏捏樂」,陪伴他探索及成長。 男童罹患罕見疾病 台大醫院新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熱愛籃球的小高抽菸3年多,這學期在學校運動跑步時常氣喘吁吁,與同學打球也會因體力不濟、失誤連連,因此決定戒菸,他提到,在戒菸專線諮詢人員多次關心聯繫、耐心解說、分享舒壓及調整生活習慣下成功戒菸,現在即使同學或家人在旁邊抽菸,也能不被誘惑,戒菸讓他的身體變得更好,肺活量及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