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治療新趨勢 要控糖從「心」開始

糖尿病治療新趨勢 要控糖從「心」開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每年公布國人的十大死因,糖尿病居台灣民眾十大死因第5位。彰基體系國際糖尿病代謝及慢性康復醫院院長暨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醫師表示,糖尿病治療已不再只是「控糖」、「減輕體重」,還要積極護「心」,才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

心血管疾病風險 用藥效果很有「心」

2018年美國糖尿病醫學會(ADA)及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EASD)聯手發表第二型糖尿病治療共識,一線用藥仍以Metformin為第一選擇,若病人有心血管疾病則建議使用證實可減少心血管風險之GLP-1(腸泌素)藥物為首選之一。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日前核准國內首支GLP-1藥物用於「有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型糖尿病人」,以降低發生主要心血管事件之風險。杜思德醫師表示,此新適應症代表著糖尿病治療正式邁向了控糖、減輕體重、護心的三合一治療趨勢,且從「心」開始!

控糖從「心」開始 心血管疾病多面向

全球兩大糖尿病學術指標ADA、EASD共同發表最新治療共識:新診斷的第二型糖尿病10年內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高達20%、罹患心臟病機率是一般人的2-4倍、發生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是一般人2-4倍、引發心臟疾病死亡風險是一般人的3.38倍,同時更比一般人增加3倍中風機率。

丹麥最新研究發現,採取多面相治療的糖尿病患可延緩第一次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時間。杜思德醫師說,這個研究給台灣醫界重新思考,糖尿病治療必須多面相考量,而不是一味「控糖」。過去的病患只重視血糖控制,這是不夠的;醫護人員及病患都必須正視心血管疾病的潛在風險,並積極採取行動預防。

GLP-1每天一針 有效減重又護心

TFDA日前核准國內首支GLP-1藥物用於「有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型糖尿病人」,每天一次的GLP-1針劑藥物,不僅可以控制血糖和減重,還可以降低22%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吳造中醫師進一步解釋,細胞及動物實驗中均發現,GLP-1預防心血疾病的機轉,是抑制心臟中鈣離子的釋放及調控細胞傳遞訊息,進而保護心臟。

門診裡,常有病患問吳造中醫師,DDP-4抑制劑跟GLP-1促效劑同樣降糖的作用機轉,為何兩者功效大不同?吳造中醫師強調,DDP-4抑制劑藥物提升GLP-1濃度只有2-4倍,GLP-1促效劑可提升濃度達8-10倍,因此降糖及其他效果比DDP-4抑制劑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3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奶粉食安問題頻傳 跨國生產鏈品質難以把關近年來食安問題頻傳,2008年中國爆三聚氫氨毒奶粉事件,不只中國本土的品牌出現問題,許多跨國至中國設廠的大型國際品牌也受到汙染。嬰兒以奶為主食,奶粉食安成為父母最為頭疼的問題。在中國大陸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外,全球各大洲也陸續傳出奶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惠虹報導】一名年長的阿伯黃先生(化名),因為帶狀疱疹疼痛萬分,經轉診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疼痛科來尋求減輕疼痛的方法,醫師在阿伯的患部位置脖子上打了一針,施打前還跟阿伯說,這針可以解除疼痛,但效果也許是暫時的,沒想到下週黃先生回診時,很高興的告訴醫師,他已經完全不再痛了。以注射治...

閱讀詳情 »

一名三十八歲婦人,兩年前因為腹部腫脹而持續血尿、腰痛不止,本以為是婦科疾病,前往醫院就診檢查才發現,原來病灶在腎臟,有一顆十五公分大的腫瘤,且已遠端轉移,肺部伴隨五至六顆三公分大的腫瘤群,確診為「軟組織肉瘤」。軟組織肉瘤致病機轉不明 發現多半晚期收治該患者的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蘇祐立表示,軟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出現高血糖,除了與飲食或運動等生活型態,或感染、發炎等疾病狀態所導致,若罹患慢性病的民眾,恐怕與服用的相關疾病治療藥物也有關聯;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其中像是高血壓,因部分降血壓藥物可能也會引起高血糖,因此除了遵循醫囑用藥治療外,也要了解藥物的潛在風險,才能同時顧及血壓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