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紓緩痠痛的關鍵穴位|中醫 養生篇15

紓緩痠痛的關鍵穴位|中醫 養生篇15

過年打牌坐一整天,腰痠、背痛、手麻、腳麻,該如何恢復?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高定一主治醫師表示,腰痠背痛、手痠腿麻時,可嘗試按壓、捶打肩頸、手腳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改善不適症狀喔!

 

紓緩痠痛的關鍵穴位|中醫 養生篇15

 

肩頸僵硬時,可按壓、揉捏頸後方的風池穴、天柱穴,亦可捶打兩側的肩井穴,或以溫毛巾枕在後頸處,以促進血液循環。但溫敷時應留意溫度勿太高,以免燙傷皮膚。

 

1. 風池穴:後頸部枕骨下,斜方肌上部外緣與胸鎖乳突肌上端後緣之間凹陷處。

 

2. 天柱穴:後頸髮際,斜方肌外緣凹陷處,於後髮際正中旁開1.3寸處。

 

3. 肩井穴: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中點凹陷處 

 

煮菜、掃除、打牌造成的手痠、手麻,都可以按壓、揉擦合谷穴、手三里與曲池穴,幫助改善痠痛問題。

 

4. 合谷穴:手背第1、2掌骨之間,即雙手虎口處。

 

5. 手三里穴:前臂背面橈側,肘橫紋下2寸(約3指寬)處。

 

6. 曲池穴:手肘彎曲,手肘外側肘橫紋末端處。

 

腰部痠痛時,則可嘗試以手握拳,輕敲腰陽關穴、大腸俞穴,幫助暢通氣血,改善痠痛

 

7. 腰陽關穴:位於脊椎正中央,第四腰椎棘突處(約為髖骨最高處)。

 

8. 大腸俞穴:第四腰椎棘突下(約為髖骨最高處),脊椎左右兩側旁開1.5寸(約2指寬)凹陷處。

 

腳痠、腳麻、膝蓋脹痛時,則可嘗試按壓陽陵泉與委中穴,可促進血液循環,也有助改善因老化造成的膝蓋疼痛問題。

 

9. 陽陵泉穴:位於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10. 委中穴:膝蓋後側膕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之間凹陷處。

 

痠痛緩解相關問題,建議諮詢「中醫、復健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 高定一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痠痛?】 http://havemary.com/article.php?id=4071

【痠痛貼布的使用須知】 http://havemary.com/article.php?id=4058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紓緩痠痛的關鍵穴位|中醫 養生篇15

相關推薦

孕婦打鼾要注意!慎防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三軍總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部主治醫師鄭立享 打鼾,不只是男人的專利,連女人也會打鼾。本來不會打鼾,但懷孕之後卻開始出現了鼾聲雷動的情況,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打鼾呢?若是打鼾合併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更是要小心才是! 會打鼾的人通常...

閱讀詳情 »

文╱黃鈺倫  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婦產科主治醫師陳奐樺  插畫╱鍾如娟 懷孕後期胎兒會在子宮內翻轉,使得胎頭朝向子宮下方,以利分娩,不過若是胎位不正該怎麼辦?胎位又分為哪幾種?   正常胎位 子宮呈現上寬下窄的梨形,因此在懷孕後期,多數胎兒會頭部朝下,手腳則可以...

閱讀詳情 »

一低頭就流鼻水,吃藥卻不見改善?當心為腦脊髓液鼻漏所致!林口長庚醫院鼻科主任張伯宏醫師表示,腦脊髓液鼻漏的常見原因包括頭部外傷、腫瘤壓迫等,但根據美國醫學研究指出,隨著近年肥胖與呼吸中止人數增加,自發性腦脊髓液漏在近十年來也有增加的趨勢。提醒民眾若有異常流鼻水的症狀時,一定要提高警覺、及早就診檢查為...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常常手指發麻沒感覺?很多人認為,手指發麻只是同一個姿勢維持太久所致,或是外力壓迫引起的,只要稍待一些時間,發麻的感覺就會消失,因此並不當一回事。然而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蔣永孝醫師提醒,持續性、頻率高的手指發麻可能是腫瘤徵兆,如發現此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