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素食飲食8原則

素食飲食8原則

吃素除了宗教因素外,健康考量也是常見原因之一,但是吃素該注意哪些原則才能吃得健康呢?根據國健署建議,素食者在飲食上應留意8項原則,更能兼顧營養與均衡喔!

 

素食飲食8原則

 

1. 食物種類多樣化

建議依照素食飲食指南建議,均衡攝取各大類營養。食物選擇以多樣化為宜,以增加獲取各類營養素及植化素的機會。

 

2. 全穀雜糧配豆類

全榖雜糧類能提供碳水化合物與部分蛋白質,未精製穀物能提供更多的維生素B群、纖維素與微量礦物質,建議每日搭配黃豆及其製品食用,以攝取豐富的蛋白質。

 

3. 烹調用油常變化

各類烹調油應視烹調方式交替使用,如葵花油、大豆油、橄欖油宜煎炒,另椰子油、棕櫚油雖為植物油,但其飽和脂肪酸較高,不建議食用太多。此外,堅果種子類食材富含優質油脂,建議每日攝取一份。

 

4. 深色蔬菜配菇藻

深色蔬菜富含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而菇類(香菇、杏鮑菇等)、藻類(海帶、紫菜等)含有維生素B12,可補足因茹素所缺的營養成分;建議素食者的日常飲食應包含至少一份深色蔬菜、一份菇類與一份藻類食物。

 

5. 當令鮮果同餐用

維生素C除了是天然的抗氧化成分外,與鐵質吸收率亦呈正相關,因此建議三餐用餐時,不論餐前、餐中或餐後可同時攝取水果,以改善鐵質吸收率。

 

6. 飲食減少油鹽糖

飲食中過多的油、鹽、糖對心血管來說恐造成極大的負擔,因此日常飲食建議多採蒸、煮、考等取代油炸烹調,並減少使用調味料,以少油、少鹽、少糖的飲食內容來降低身體的負擔。

 

7. 粗食原味少加工

素食食品中常見以大豆、麵筋、蒟蒻、香菇梗等食材加工製成素肉食品,但製作過程中難免添加不少食品添加物來增添風味與口感,但這些添加物不僅對身體無益,吃多更可能造成健康損傷,因此建議素食飲食仍應多選擇原食材為佳,少吃過度加工的食品。

 

8. 運動日曬不可少

茹素者也應特別留意鈣質攝取狀況,以避免骨質疏鬆的問題。除了從飲食攝取外,適度運動與日曬也是保護骨骼的方式之一。建議每日運動30分鐘,並接受日曬20分鐘,幫助身體產生充足的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以維護骨骼健康。

 

廖嘉音營養師也提醒,除了上述的營養攝取原則外,全素者可額外補充綜合維生素以滿足各類營養所需;此外,若有慢性病、特殊疾病者,也應特別諮詢營養師的飲食攝取建議為佳。

 

營養攝取相關問題,建議諮詢「營養師」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 廖嘉音營養師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延伸閱讀:

【素食5標示】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764

【素食者如何補B12】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350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素食飲食8原則

相關推薦

每到過年總是有不少好吃的零嘴,但往往滿足了口慾也肥了肚子,到底過年零食怎麼吃比較健康呢?  零食可用低糖、低鹽、營養豐富的堅果類代替。 飲料避免咖啡、氣水等,可改喝無糖綠茶或桂圓紅棗茶。 購買時,注意色素盡量不要超過三種,色素容易造成小孩有過動傾向。 堅果類雖然健康,但熱量不低,建議一日以兩湯匙為限...

閱讀詳情 »

過年放長假,很多人最想要的就是好好補充平常欠缺的睡眠,但過年長時間的睡眠,真的有辦法補足睡眠債嗎?  睡眠債是指平時睡眠不足,身體積欠的睡眠量。 很多人以為假日多睡點,就可補回欠缺的睡眠量,其實是不建議的。 從睡眠結構來看,每人每日所需睡眠量是固定的,多睡的都是淺眠與做夢。 假日過度的補眠不僅無法補...

閱讀詳情 »

每次健爸休假想補眠,但好像都越睡越累,到底是怎麼了?應該如何補眠才正確呢?  維持良好睡眠習慣與作息,晚睡或晚起以一小時為限。 分段式補眠法,指假期每一天多睡一小時即可,才不會過度補眠。 假期結束前三天,要調整回原本作息時間,每天早15-20分鐘。 每天早上起床曬30分鐘太陽,或喝一杯500CC的溫...

閱讀詳情 »

過年零食這麼多種,到底哪一種熱量最高、吃了最容易囤積熱量呢?  第1名花生,熱量685大卡 第2名洋芋片,熱量570大卡 第3名開心果,熱量568大卡 第4名瓜子,熱量564大卡 第5名蜜汁腰果,熱量560大卡 第6名蒟蒻,熱量553大卡 第7名花生糖,熱量544大卡 第8名牛軋糖,熱量459大卡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