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經常飲酒過量 小心酒精成癮

經常飲酒過量 小心酒精成癮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接近年底跨年,許多人開始籌備慶祝計畫,在歡樂場合,總免不了小酌幾杯盡興。北市聯醫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任黃名琪提醒,飲酒時最好控制酒量,防止長期過量飲酒而形成酒癮。一旦演變成酒癮,將對酒精失去控制能力,形成難以回復的狀態,更可能會傷害身體健康。

到底如何定義飲酒過量?黃名琪說,酒精的作用因人而異,包括飲酒總量、頻率、年齡、健康狀況和家族史,都會帶來不同影響。在喝了第一口酒之後,酒精就會進入血液,影響會在10分鐘之內出現,隨著不斷喝酒,血液中的酒精濃度便會不斷升高,當酒精濃度愈高,其影響就會愈嚴重。

酒精帶來的影響相當多,包括自制力降低、口齒不清、行動遲緩、思緒混亂、記憶衰退、注意力渙散、陷入昏迷、呼吸困難、死亡等。同時喝酒還會帶來車禍、暴力行為等風險;若長時間飲酒過量,更可能演變為酒精依賴、健康問題以及特定癌症風險增加等,有害無益。

黃名琪指出,在2小時以內,喝下六瓶啤酒(一瓶330 c.c)或750c.c.保力達B或三洋維士比,或600c.c.紅酒,或200c.c.白蘭地或威士忌,或150c.c.高梁酒,就已經屬於危險性飲酒,就是酗酒或飲酒過量。值得留意的是,青少年族群正值內分泌和神經系統活躍,為發展敏感期,若在此時長期過量飲酒,未來形成酒癮的危險性也相對上升,應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728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奧運選手出賽時,身上出現貼布,顏色多種,台灣舉重金牌女將郭婞淳出賽時,上半身貼著藍色貼布,中華肌內效協會理事長簡文仁表示,這就是肌內效貼布,雖然沒有任何藥物,但只要掌握走向、角度、形狀、拉力方向等重點,就能達到止痛、消腫,以及預防運動傷害的效果。 簡文仁說明,「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歷經兩個多月的三級警戒,不少民眾即使身體不適,卻因擔心前往醫療院所就診會增加感染新冠肺炎風險而止步,這樣好嗎?桃園眼科診所院長王甯加醫師分享,日前就有一位患者罹患結膜炎,因疫情關係不敢就醫,便自行至西藥房買眼藥水來點,數日後症狀未改善又至其他西藥房購買,前後使用了近五種...

閱讀詳情 »

  (台北訊)居家防疫期間,許多運動場所和健身房紛紛暫停營業,而面對遠端上班、上課,整天在家中長期久坐,無法外出運動的處境,許多人身材體重也跟著拉警報,台灣運動營養品牌紅牛聰勁為此舉辦了FB「居家健身動起來」活動,希望民眾在家也不要忘了動滋動滋,只要活動期間上傳居家健身的影片或照片就有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