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維生素B12有多重要? 這些問題都與它有關

  80歲的張爺爺近幾個月因為雙腳反覆紅腫就醫,經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但使用抗生素治療後病情仍反覆發作,而且即使腳紅腫的像米龜,張爺爺卻不覺得疼痛。醫師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的四肢肌力正常,但感覺較弱,尤其腳上對音叉的震動完全無感,抽血檢驗結果為嚴重的維生素B12缺乏。

  回溯張爺爺的情況,大約近1、2年他走路就不太穩,需要扶著傢俱行走,導致不愛出門。雖然張爺爺沒吃素,但不愛吃奶、蛋類食物,牙齒不好後更是連肉都不吃,只偶爾吃些魚肉,又因為胃不舒服,常吃胃藥,推測此為致病原因。

  65歲的李女士因為宗教信仰關係,從30歲開始吃全素,近年來個性變得多疑、不愛出門、脾氣暴躁,最近孩子更發現她開始出現奇怪行為,在房間囤積路上撿的雜物、生吃食物,詢問原因時說是神明的指示,家屬帶她來就醫檢查,發現李女士跟張爺爺一樣有維生素B12缺乏,此外還有大球性貧血。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醫師林洳甄說明,維生素B12是人體造血、DNA合成、神經系統維持完整不可或缺的元素,缺乏時可能會有貧血、舌炎、腸胃不適,以及神經精神症狀周邊神經系統症狀包含手腳發麻、感覺缺失、步態不穩、肢體無力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則包含情緒問題、躁動不安、思緒緩慢、記憶差、失智、或妄想混亂等精神狀況。

  林洳甄表示,張爺爺腳腫與胃不適及李女士的奇怪行為,皆是因缺乏維生素B12所致,經過補充之後都獲得改善。維生素B12存在動物性食物當中,例如蛋、奶製品、肉、海鮮等食材,對於一般非全素食者,日常飲食中的維生素B12含量幾乎能達到每日所需。食物中的維生素B12是和蛋白質結合在一起的,要經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作用之後與蛋白質分解,再和胃內在因子結合並形成錯合物,才能在小腸被吸收。

  因此,除了飲食中攝取不足之外,經過胃切除手術、無法生成胃內在因子的惡性貧血病人、長期使用制酸劑使胃酸分泌不足、萎縮性胃炎、長期使用抗生素使腸道菌落改變、長期酗酒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維生素B12的吸收障礙,進而導致維生素B12缺乏。這些狀況在腸胃功能退化的老人家身上比較容易發生。

  林洳甄指出,靠口服或注射補充維生素B12,大多症狀可得到改善,但仍有部分病人會有長期難以恢復的神經精神症狀,因此建議全素食的民眾和接受過胃切除術的患者,應注意維生素B12的補充。一般民眾應避免過度飲酒、注意飲食均衡、避免過度使用胃藥,有慢性腸胃症狀時應就醫,並和醫師討論是否有維生素B12缺乏的危險。若有老人家出現步態不穩、手腳發麻、記憶或情緒改變時,也應儘早就醫檢查。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導致台灣0本土破功的長榮航空紐籍機師,執勤不戴口罩,事後染疫又不配合疫調,成為全民公敵,也引爆對航空公司爭取到縮短檢疫天數的「方便」後,管理卻變「隨便」的追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找來民航局以及航空公司補破網,除將對航空公司進行處罰之外,也要全面檢討現行飛...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紐籍機師執勤不戴口罩,確診後又不配合疫調,讓國內0本土案例破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3)日公布遭機師傳染的案771接觸者最新檢驗結果,需要檢驗的173名接觸者中,170人為陰性,還剩3人檢驗中。 陳時中指出,案771匡列接觸者中,需要檢驗者共...

閱讀詳情 »

▲大腸癌多年來高居國人最大威脅癌症之首,腸癌專家提醒,手術後輔助性化療角色不可少。(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呂怡潔/台北報導 大腸癌已經連續12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最新一年就有超過1萬6千餘人被宣告接下來的人生得與腸癌同行,但大腸癌不是手術一刀切除就完事了!全因大腸癌易復...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仍有約2成的肝癌,並非由B型肝炎、C型肝炎所引起,而是脂肪肝惹的禍。國健署今(23)日進一步引用瑞典最新研究示警,脂肪肝患者的死亡風險相較沒脂肪肝者增加1倍,且死亡風險隨疾病嚴重程度而增加,一定要從平時的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來預防脂肪肝。 脂肪肝的主要造成原因,包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