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缺牙恐釀健康破口 選擇植牙有眉角牙醫師1次說清楚

缺牙恐釀健康破口 選擇植牙有眉角牙醫師1次說清楚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近日流感疫苗缺貨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也不時有醫師呼籲,切勿輕忽流感的嚴重性,若未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肺炎、腦炎或心肌炎等併發症,攸關性命安全。對此,牙醫師也有話要說,除了疾病會危害健康,牙齒是守護身體健康第1道防線,因此民眾平時應注意自身牙齒健康,每半年洗牙1次,也檢查是否有蛀牙、牙周病等問題。


牙醫師徐慶雲表示,看牙醫對許多人而言是一大夢魘,光是躺在看診檯上,就有一股恐懼感油然而生,因此許多患者往往拖到牙痛齒搖,才肯硬著頭皮來看牙,多半為時已晚,甚至須整顆牙拔除治療。


一般而言,醫師不會輕易拔除病人的牙齒,除非患者牙齒斷裂至牙齦下,蛀牙嚴重到整顆斷裂,或是嚴重牙周病等情況,才會幫病患拔牙。傳統拯救缺牙的方式是將兩側鄰牙磨小,做一組假牙橋,但必須犧牲2顆健康的牙齒,非常可惜。


若不想犧牲健康牙齒,還有「植牙」的方式可供選擇。徐慶雲指出,門診中的植牙患者,多數是有牙周病的老年人,牙周病往往導致缺牙,且細菌會侵蝕齒槽骨,但並非每顆牙床骨都適合植牙,因此需仰賴醫師專業及儀器檢查,找出骨頭條件適合的位置植牙。植牙的發展已有50年歷史,如今植體的相容性、穩固性都很好,骨質條件不佳的患者,可利用補骨將齒槽骨整合好,地基穩固後便可安心植牙。根據門診經驗,只要做好口腔清潔、定期回診、不啃咬硬物,植牙壽命平均可達20年。


徐慶雲強調,植牙前的補骨技術以及植體品質,是影響植牙效期的2大關鍵,應慎選牙醫師和大廠牌的植體,較安全可靠。醫師曾收治1名40多歲男性患者,先前於別處植牙,沒想到一段時間後,竟發生植體鬆脫、掉落的情形,安排患者重新補骨、植牙,目前使用狀況良好。此外,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患者,術前務必與自身醫師溝通,曾遇過患者第1次植牙情況正常,第2次卻在植牙過程中發生流血不止的現象,原來是其心血管醫師有調整藥物,才會較難止血。


徐慶雲提醒,平時應定期檢查牙齒,擁有健康牙齒才能攝取均衡營養,對抗流行傳染病。植牙後仍應確實做好口腔清潔,因口腔內會滋生細菌,雖然植體不會蛀牙,但仍可能造成牙齦發炎,影響植體的穩固性,故飲食後仍要好好刷牙,並定期回診檢視植牙狀況。


更多NOW健康報導
▸2021隆鼻美學新趨勢 符合這些條件才是漂亮美鼻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刷牙方式不正確,小心牙周病上身!最新調查發現,近9成民眾每天至少刷牙2次,但有高達8成7每次刷牙不到2分鐘,導致18歲以上民眾有高達9成9罹患牙周病。醫師指出,正確的方式應挑選有如小拇指第一節大小的牙刷,每次刷牙時間至少2分鐘以上,尤其是牙縫、牙齒凹陷處都要徹底清潔,千萬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每一位要接受外科手術的病患,心中難免都會害怕,擔心手術麻醉後會有後遺症。其實,麻醉是一門相當複雜的科學,並不單純是讓你睡著而已!由於麻醉造成的醫療糾紛不勝枚舉;醫師特別提醒,倘若民眾對手術麻醉有任何疑慮,可和醫師充分討論,了解麻醉的方式和可能面臨的風險,避免因誤解而導致醫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日前一名20多歲王姓男子因雙腳出現麻木無力、小便困難的症狀而就醫;經診斷後,確診罹患罕見的「格林-巴利症候群」,所幸在醫師緊急施予血漿置換術後,復原良好,現已出院返家。收治這名王姓男子的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神經內科莊毓民主任表示,王先生平日身體健康,在一次腸胃炎後便開始出現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醫院也可以充滿藝術氣息!獲得台中市文化局評鑑為海線第一家「藝術亮點」的光田綜合醫院,在感恩節前夕,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感恩節音樂會,讓前往該院看病的患者及住院病患,徜徉在仙樂飄飄的樂音中,也因此而療癒了病患們的心靈。為提供病患豐富的心靈饗宴,光田綜合醫院今天在醫院內舉辦了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