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罕見!21公斤惡性脂肪肉瘤如保齡球

脂肪瘤與脂肪肉瘤,常被民眾所混淆,雖然兩者外觀相似,但醫師提醒,千萬別輕忽惡性脂肪肉瘤所造成的死亡風險,一旦脂肪瘤直徑大於5公分,或長在後腹腔,透過檢查發現有腫瘤細胞擴散時,就要手術切除,術後且要定期回診以避免復發。

罕見!21公斤惡性脂肪肉瘤如保齡球

醫師李朝樹(左)強調,脂肪瘤與脂肪肉瘤,常被民眾所混淆,但兩者都不能輕忽。(圖片/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台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李朝樹指出,脂肪肉瘤跟脂肪瘤同是脂肪細胞構成,所以外觀、觸感相似,但與脂肪瘤的良性特徵不同,後者是脂肪細胞在深層軟組織中異常增生所導致的惡性腫瘤,多發生在中年以上患者,且男女差異不大。

罕見21公斤巨大脂肪肉瘤

台北慈濟醫院日前收治1名56歲中年婦女,因下腹疼痛至醫院求診,經檢查發現體內有顆巨大腫瘤,猶如保齡球。由李朝樹醫師負責執行手術,從腹腔內取出44X37X16公分大、重21公斤的罕見大型惡性脂肪肉瘤。

手術過程發現,脂肪肉瘤從患者後腹腔右側長出,隨著脂肪層逐漸增大,幾乎佔據肚子所有空間、占患者體重的1/3;甚至脂肪肉瘤將患者的身體臟器、腸子擠壓到左邊腹腔,甚至包覆住右腎與右腎上腺,所幸經手術切除讓患者脫離險境。

罕見!21公斤惡性脂肪肉瘤如保齡球

脂肪肉瘤常生長在腔內,讓患者常有腹痛與噁心等症狀。

罕見!21公斤惡性脂肪肉瘤如保齡球

罕見巨大脂肪肉瘤,猶如保齡球,連收治的醫師也認為罕見。(圖片/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惡性脂肪肉瘤 好發後腹腔內

截至目前,脂肪肉瘤的致病機轉不明,臨床觀察,多生長在後腹腔,位置深層,所以患者初期鮮少有不適症狀,通常會到腫瘤體積增大、壓迫周圍器官,產生不適如:腹脹、腹圍變大、噁心、其他腸胃症狀,才會發現。

同時,脂肪肉瘤能生長在人體任何地方,但以腹部、四肢最常見。醫師透過X光、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等方式判斷腫瘤大小、構成、擴散情形後,用手術切除乾淨,術後則視患者情況,決定是否化學治療、放射治療

脂肪瘤多良性 不需要開刀

李朝樹醫師也提醒,脂肪瘤通常多為良性,不需要開刀。但也不能輕忽,應適時觀察是否有變化,皮膚上的脂肪瘤可注意檢視邊緣是否不規則,或短時間內迅速變大,都應注意,小心防範癌化的可能。

而若是長在內臟部位,或是後腹腔檢查出脂肪瘤,則需要長期追蹤。當脂肪瘤有突然變大,或邊緣變得不清楚時,就要懷疑可能是其他病變導致脂肪瘤發生惡性變化,或良性脂肪瘤轉為惡性腫瘤,應儘快治療。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1/578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癌症在近10年內,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絕大多數癌症多好發在中老年,四癌健檢包含的大腸癌、口腔癌、乳癌、子宮頸癌即為例子。由於癌症發病到不治過程漫長,病人常遭受各種痛苦,家屬也連帶感受,人人談癌色變。癌症治療進展大 治療過程仍不適郭綜合醫院中醫科醫師張仁旭表示,自從醫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隨著3C產品使用者年齡層下降,ㄧ到放假時間,不少學童就開始在家當「阿宅」,打電玩、看電視、上網等,玩得不亦樂乎!眼科醫師發現,在開學後,有不少人近視度數瞬間飆升,突破400、500度以上者比比皆是,使得眼科ㄧ下擁入大批掛號看診人潮。近視發生年齡愈小 高度近視率高花蓮慈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心血管疾病是威脅女性健康的首要殺手!根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統計,近10年來,女性每年死於心血管疾病人數,高出婦癌死亡人數的3至4倍,尤其近5年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了22%。醫師建議,女性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就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女性進入更年期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今年一月中旬,一名56歲陳姓男子,在工地倒地後隨之陷入昏迷,救護車接獲通報後,馬上在3分鐘內趕到現場,救護人員發現該名男子心肺功能停止,由隨車護理人員立即施予CPR,並在現場以自動電擊器電擊搶救,且10分鐘內緊急送到醫院,經低溫療法積極搶救後,陳男順利恢復自主心跳。腦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