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患乳癌又得2次肺癌 多重原發性癌症族群肺癌比例高

罹患乳癌又得2次肺癌 多重原發性癌症族群肺癌比例高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罹患乳癌,已令人沮喪,如果又接連2次確診肺腺癌,這可就讓人難以置信,癌症中獎率怎會如此高!新光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張益誠指出,多重原發性癌症並不少見,癌友術後務必定期回診追蹤檢查。


10年前確診乳癌 後續檢查發現左右肺皆產生腫瘤病變


59歲林女士即為典型個案,有癌症家族史,媽媽罹患乳癌,阿姨則罹患肺癌,而她則是陸續罹患這兩種癌症,10年前確診乳癌,接受手術切除腫瘤。2013年時發現「左下葉肺腺癌」,腫瘤約達1.5公分,手術切除肺葉。


林女士於2018年回診追蹤時,又發現「右上肺葉毛玻璃狀」病變,再度接受胸腔鏡肺楔形切除手術,確診為早期的肺腺癌,目前恢復狀況良好。


多重原發性癌症 2種以上不同器官的癌症


張益誠表示,多重原發性癌症為同時或先後得到2種以上、不同器官,且獨立病灶的原發性癌症。文獻報告指出,在癌症病人中,多重原發性癌症機率約為2%到7%。


在多重原發性癌症中,肺癌比率偏高,林女士先後在左肺、右肺確診肺腺癌,臨床顯示,原發性肺癌病人在接受治療後,得到第2次肺癌的機率仍約10%至15%。


張益誠解釋,肺癌危險因子眾多,例如,個人體質、生活型態及環境因素,其中又以家族史、吸菸或接觸二手菸、空氣污染及致癌物的暴露最為關鍵。


早期肺癌存活率達9成 新型藥物能大幅提升晚期存活率


張益誠提醒,早期肺癌患者術後務必密集回診追蹤,至少維持5年,以新光醫院治療肺癌病患為例,第1期病人5年存活率達9成、第2期病人則有7成多。


至於局部晚期或遠端轉移的肺癌病友,在治療過程中,通常每隔一段時間,可能需要更換治療藥物,或輔以其他治療模式,以維持治療成效。新興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的精進,大幅提升晚期病人存活率,不要輕言放棄。


更多NOW健康報導
▸單身男子貪戀聲色場所 洗澡時發現下體突起物變大嚇傻
▸體內循環代謝差溼氣難排除 中醫師告誡春夏好發皮膚病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77歲的吳太太,長年腰痠背痛、關節疼痛,曾一度跌倒造成脊椎骨折,從此行動不便,憂鬱症也找上她;就醫檢查,才診斷罹患骨鬆肌少症,經過藥物治療及運動復健,骨密度漸漸改善,憂鬱症也不藥而癒。 吳太太分享,自從十年前跌倒,造成兩節脊椎骨折,從此日常生活行動不便,想要起身走路,...

閱讀詳情 »

下班後卸下妝容,發現臉上冒出一顆顆的小肉芽, 摸起來凸凸的,有的人是長在眼睛下方,有的人長在臉頰上,既不舒服也影響上妝。 有些人的肉芽隔一陣子就消失,有些人的確是一直停留在臉上,到底應該如何消除臉上的肉芽呢?首先要先了解肉芽是甚麼,分清楚肉芽的區別,才能好好根治唷! 應該如何預防呢? 在一般清潔上...

閱讀詳情 »

撰文/李晏晨、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到了一定的年紀,似乎連生活作息都跟著改變。雖然每天早早就寢,卻不到5點就睜開眼睛,然後再也睡不著…。同樣的戲碼,日復一日與長期累積之下,不僅睡眠大受影響,抵抗力也可能跟著變差,有沒有什麼好方法,能幫助失眠者一覺到天亮呢?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愛滋知識宣導多年,但仍有許多人存有錯誤迷思。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公布與518人力銀行合作之「全台中小企業愛滋職場友善認知大調查」,邀請各中小企業業主及人資主管進行填答,問卷內容包括常見的愛滋迷思及職場狀況,如與帕斯堤一同用餐、共用馬桶。結果顯示近四成(38%)受訪者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