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穴位、肌肉紋理雙效刺激 中醫針灸美顏不著痕跡

穴位 肌肉紋理雙效刺激 中醫針灸美顏不著痕跡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夏日豔陽高照,紫外線毒辣無情的侵襲之下,皮膚容易流失大量水分,加上未做好防曬和保溼工作,就會產生細紋、老化,色素沉澱、長出斑點,若有痘瘡、脂漏性皮膚炎,更容易增加感染機率。想改善膚質、找回年輕的方式很多,中醫利用針灸方式,自然不著痕跡就能修飾臉型,讓臉部變得更有神采。


現今醫美保養盛行,雷射去疤、儀器拉提選擇多元,但醫美微整多屬於輕微刺激的熱效應後重建,皮膚容易出現發紅、結痂過程。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理事長沈瑞斌醫師表示,中醫美顏針不經手術、不需麻醉,是利用針灸刺激,不會破壞皮下組織、也未注射填充物,主要經由微細針灸臉部經絡、經筋、皮部,並結合肌肉、筋膜針刺調節,因為改善氣血循環,臉部自然變得明亮有神,除能改善皮膚老化造成的下垂和細紋,無形中也能淡化斑點和黑色素。


臉部有100多個穴位,中醫美顏針源起於20年前韓國宋貞和教授的研發,起初顏麻病人使用傳統針灸治療後,總覺力有未逮、無法恢復到較佳狀態,甚至大量刺激後造成肌肉僵硬、甚至產生顏面抽動。幾經改良後,美顏針不僅作用於穴位,更有專業的邏輯手法,順應著肌肉紋理、在不同部位施以適量針數,達到肌肉放鬆、恢復彈性的效果,也在顏麻病人身上看到良好的復原成效。


沈瑞斌曾收治1位7旬的女性,初診時臉型下垂略顯正方形,經過1個療程5、6次施針後,臉部線條修飾變得柔和、下巴微尖,回到年輕時的狀態;另外1位17歲的女高中生正值青春期,每次照鏡子、拿尺測量兩邊臉部就是不對稱,施以第1次美顏針調整後,左右臉1公分多的差距就消失,由於本身皮膚狀況還不錯,後續每個月再施針維持保養就行。至於較為嚴重的病況,例如針對急性顏麻病患,1至2天就要施針1次。


如果因為細紋多、臉色黯淡等因素,原則上每5至7天施針1次,每次治療約需1小時,讓施針處繼續發揮作用,通常施針當下肌肉鬆開有彈性,就會看到嘴邊肉和蘋果肌的拉提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臉部肌膚若長滿痘痘膿皰,建議先治療暗瘡再施針。


沈瑞斌提醒,臉部的穴位也能與身體器官相對應,臨床上觀察到美顏針能緩解水腫、腸胃症狀,改善睡眠,以及疏通因常打電腦導致肩膀痠痛等效果。此外,每個部位施針都有一定規則,並非針對某個部位的肌肉扎針愈多愈好,相反地可能造成肌肉過度收縮,而導致臉部鬆垂。


更多NOW健康報導
▸開放美豬、美牛陳時中親上火線 強調換來台灣國際地位
▸聽到發燒「心好慌」? 專家提醒吃藥也可能使體溫升高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衛福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改版上線 資訊更完整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死亡患者中超過9成5是45歲以上族群,專家推測「免疫力」為關鍵。50歲起免疫系統會隨年齡增加而變弱,疾病感染風險也可能上升,今年五月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後,成人疫苗的重要性也再次被提起,知名診所院長羅源彰醫師表示,50歲以上長者,視個人狀況定期接種成人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平均好發於60歲的巴金森病(又稱巴金森氏症),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大腦基底核中的黑質細胞會分泌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稱為多巴胺,多巴胺的正常分泌與否將影響動作順暢程度,包括手腳不自主的抖動、四肢僵硬、行動遲緩和平衡障礙等動作障礙。此外,巴金森病病友也常有焦慮、憂鬱等問題,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COVID-19疫情逐漸趨向和緩,很多人在經歷數個月居家辦公後驚覺體重直線上升,尤其蝴蝶袖、腰腹、馬鞍及大腿內側的脂肪層更是肉眼可見的變寬變厚,即使靠運動健身和168間歇性斷食調整,都還是很難達到局部瘦身的目的,醫美集團李兆翔醫師建議,若想移除掉惱人的贅肉,使用二代威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一名47歲的氣喘患者,平常到藥局自行添購「緩解用吸入劑(急救)」,有短效氣管擴張功能,一有不舒服就吸一下,某日天氣轉涼氣喘急性發作,結果送醫插管治療,最後宣告不治;另一名婦女,則是長期規律使用「吸入型類固醇」,不僅氣喘症狀沒再發生,還能跟朋友一起「爬玉山」,同樣是氣喘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