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患先天性心臟病 小心肺動脈高壓奪命

罹患先天性心臟病 小心肺動脈高壓奪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22歲的小志罹患先天性心臟病,從小只要稍微活動就會喘,甚至嘴唇發黑,直到8歲才診斷有「肺動脈高壓」,透過心導管手術、藥物治療,病情已經大幅改善,家人也放心讓他與同學出遊。

每年新增百名肺動脈高壓

根據醫學研究統計,約有0.8%的新生兒會罹患先天性心臟病,其中有5至10%有「續發肺動脈高壓」。以國內每年約有18萬名新生兒計算,有約1440名新生兒有先天性心臟病,至少有百名罹患肺動脈高壓。

肺動脈高壓嚴重會致死

台灣兒童心臟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執行長王主科表示,人體心臟與肺臟在血管連結與分流上息息相關,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心臟分流出現問題,導致肺部的血管緊縮,進而造成肺血管阻力增加;長久下來,患者的右心室過度負荷、肥大增厚,最嚴重可能產生心衰竭,甚至死亡。

治療藥物降低8成死亡風險

王主科理事長強調,肺動脈高壓若能及早診斷,並接受合適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目前國內的治療藥物包括第五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內皮素受體拮抗劑2種,可降低死亡風險達8成。他提醒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不論是否有出現喘、咳嗽、咳血、下肢水腫、頭暈等症狀,每年應回診追蹤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遺憾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0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報導】 所謂便祕指的是排便次數減少、經常二、三天甚至更久才排便一次。 專家看法 中醫師吳宏乾表示,傳統中醫認為,經常便祕的人可以從飲食來改善症狀,甚至針對便祕證型選擇相對應食物、料理,如此改善效果會明顯一點,例如鬱熱型便祕, 適合多吃蘋果、梨子、豆芽、蘿蔔、黃瓜、菠菜、芹菜、萵...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胃食道逆流,少吃高油或偏辣的食品。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謝嘉豐提醒,過多脂肪會刺激胃酸分泌,症狀發作時,全脂牛奶與肥肉或油炸、辛辣食物都要少碰。 謝嘉豐說,胃食道逆流主要發生在食道以及胃交接的地方,俗稱「火燒心」或「溢赤酸」。胃酸或胃內容物從胃裡面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3歲的鍾先生9年前安裝心臟支架後,便定期至心臟科看診,2~3年前開始,自覺體力愈來愈差,遂接受心臟物理治療。這些日子下來,復健成效佳,已經可以正常出門,甚至重拾旅遊興趣。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物理治療師陳喬馨表示,很多人疑問,心肌梗塞後何時可恢復活動?通常只要沒有心臟衰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隨著天氣開始轉熱,病媒蚊孳生情形也日漸嚴重。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指出,截至今年4月8日為止的全市社區病媒蚊密度調查顯示,中華電信125處箱涵中,共有29處積水孳生登革熱病媒蚊,陽性率高達23%。提醒民眾,應關心住家附近各項可能孳生病媒蚊的設施和設備,如台電、中華電信等箱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