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病24年愛滋感染者:病有藥醫不要怕

罹病24年愛滋感染者:病有藥醫不要怕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藥有效,病不可怕。」60歲的愛滋感染者韓國強,36歲時因不安全性行為而感染,當時即使全身器官爛光、皮膚一片片剝落,也不打算服藥治療,一心只想求死解脫;直到姐姐鼓勵開始接受治療,現在他的愛滋病毒幾乎測不到,CD4維持300至400,能吃能睡到處跑。愛滋醫療紀錄片《我會幸福的》中,他挺身而出,鼓勵愛滋感染者應積極服藥治療,不要害怕。
雞尾酒療法 有效降低愛滋病毒
韓國強說,20年前雖然有抗病毒藥物,但藥丸很大顆又很臭,吃了沒有效,還有許多副作用,現在有了三合一抗愛滋病毒的雞尾酒療法,只要每天吃1至2顆,病毒量很快就下降,也只有輕微的副作用,跟冒死風險相比,根本算不了什麼。他希望感染者不要因為不知道而害怕,甚至死亡,愛滋病已有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
網路交友盛行 年輕感染者增多
根據疾管署統計,國內目前愛滋病感染者約3萬1千多人,其中5600多人因而過世。萬芳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歐聰億指出,隨著網路發達,近年來感染者有年輕化的趨勢,臨床上常有14、15歲的國中生,因為網路交友與人發生不安全性行為,發病後就醫才確診感染愛滋病。
隨意停藥恐有抗藥性
歐聰億醫師強調,愛滋病如同慢性病一樣,一般來說,服藥後病毒量就會快速下降,平均2個月內,就可以找到副作用最小的藥物組合,只要積極服藥就能控制,將CD4維持在350以上;不過,一旦停藥,病毒48小時內就會產生抗藥性,特別提醒感染者不要任意停藥。
愛滋醫療紀錄片 感染者現身說法
台灣預防醫學學會20周年,特別拍攝愛滋醫療紀錄片《我會幸福的》。導演陳永旭表示,期望藉由此片讓民眾認識愛滋病,消除對疾病的誤解及社會標籤汙名化,也特地邀請許多感染者現身說法,鼓勵感染者勇敢接受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03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隨著高科技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仰賴視力的情形日趨嚴峻,我國眼鏡業從事驗光配鏡工作人員為數也日漸眾多,放眼世界先進國家紛紛藉由立法建立完善的驗光制度,並由取得專門執業證照的驗光人員,提供人民專業與完整的眼睛照護。我國也於104年完成立法,並自105年1月正式公佈施行,驗光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近日寒流來襲,全台逾300人猝死,台北市殯儀館冰櫃因而爆滿。面臨低溫天氣,民眾該如何自保呢?醫師強調,做好頭頸部保暖最為重要,外出應善用帽子、圍巾、口罩,而身著衣物應以多層次穿搭,提供較好的保暖效果。2大危險族群 天冷容易猝死台北市立聯和醫院和平院區緊急醫療部災難醫學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新生兒周產期窒息,是兒科醫師及家屬最不願遇到的情況之一。台大兒童醫院2011年至今,使用低溫療法成功救回50名病童;但新生兒加護病房常為調度借用低溫治療機而傷透腦筋。日前善心人士李月女透過台大兒童健康基金會協助,捐贈兒童醫院一台全身低溫治療機,解決了如此窘境。周產期窒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75歲罹患重度糖尿病患者,併發尿毒症在長期洗腎,且因心肌梗塞合併心衰竭,接受冠狀動脈繞道術治療,雖手術過程順利,但因胸骨癒合不良,造成無法正常自主呼吸,甚至傷口爆裂,得重新縫合胸骨,經由加入成大醫院與南科創新研發的醫材「甦骨粒」,修補缺骨幫助骨頭再生,患者在二次手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