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生兒周產期窒息 低溫療法搶救生命

新生兒周產期窒息 低溫療法搶救生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新生兒周產期窒息,是兒科醫師及家屬最不願遇到的情況之一。台大兒童醫院2011年至今,使用低溫療法成功救回50名病童;但新生兒加護病房常為調度借用低溫治療機而傷透腦筋。日前善心人士李月女透過台大兒童健康基金會協助,捐贈兒童醫院一台全身低溫治療機,解決了如此窘境。

周產期窒息 死亡率達1成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吳美環表示,感謝李月女女士慷慨捐贈一台全身低溫治療機,提供剛出生缺氧缺血性腦病變重症新生兒,及時得到最適切的治療。周產期窒息是指寶寶在生產過程前後,因為某些原因使寶寶無法得到充足的血氧,造成缺氧變化及代謝性酸血症,發生率約每1000名活產中有1至2位,死亡率達1成。

引發缺氧缺血性腦病變 恐腦性麻痺

吳美環院長強調,缺氧除了可能造成心肺及肝腎功能受損外,最嚴重會影響到腦部,造成「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變」,中重度腦病變寶寶在恢復期後,仍可能面臨長期的神經學後遺症,包括腦性麻痺、癲癇、視力、聽力損傷等問題。

黃金6小時低溫療法 有效降低死亡率

所幸,近年來低溫療法為缺氧缺血性腦病變寶寶帶來新希望,目前已成為標準治療。吳美環院長說明,藉由低溫治療機可於黃金6小時內,將寶寶的核心體溫下降到33至34度,精密且持續的監控體溫,並維持72小時;根據研究證實,低溫療法能顯著降低死亡率,以及減少神經學後遺症的發生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4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韓國經歷「教會疫情」,至3月18日凌晨為止,累積確診人數共有8,413人感染,不過新增案例從2月29日高峰時的909例,3月18日新增只剩93例,而且沒有大規模封城,怎麼辦到?權威期刊《科學》分析,韓國從2015年MERS疫情學到教訓,提升院內感控、防疫修法,並且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越來越多人選擇近視雷射矯正視力,除了常聽到的LASIK飛秒準分子近視雷射,近期醫界也引進了德國「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雷射最短23秒,做完第二天可以正常上班上課,術後較少出現眼睛乾澀問題,全球手術已有超過200萬眼實例。知名眼科診所院長王俊琪醫師解釋,這項近視雷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防疫期間,很多人不敢在外用餐,而改外帶回家或叫外送食物。但供餐及送餐人員的防護是否足夠安全? 會不會成為社區傳播媒介,值得關切。為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特別為40家餐飲業者進行防疫講習,協助業者做好供餐或外送防護,讓民眾能吃得安心。防護確實免感染 餐飲業防疫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6歲黃小姐,在右側乳癌術後發現右上臂有腫脹狀況,使睡覺時都無法側身,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至中榮整形重建外科門診,經醫師檢查後發現是淋巴水腫導致,經評估後以手術方式進行治療,術後狀況良好,右上臂水腫狀況已得到改善,目前持續回門診追蹤。肢體淋巴水腫原因多 晚期恐致象皮病中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