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美國公佈最新成人疫苗指南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喬依絲編譯Photo Credit: qimono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預防勝於治療,在政府醫療相關機關努力推廣及追蹤之下,國人對於預防疫苗接種的配合度十分踴躍,尤其以公費性疫苗接受度最高,通常疫苗接種最密集時期屬嬰幼兒階段,自出生第一天須接種B型肝炎疫苗開始,至2歲前含公費及自費疫苗,須接種之疫苗種類高達10種以上。一般被列入必要施打的公費疫苗均屬危險性疾病預防,但接種對象大多為嬰幼兒,至於成人部份,除了較廣為人知的流感疫苗之外,幾乎就沒有其他特別必要性疫苗的接種要求了。

在美國情形也是如此,除非有醫生開立的特殊證明可免除之外,美國兒童通常需要接種疫苗才能上公立學校,但針對成人部份卻未有任何法令的硬性規定,然而某些疾病仍然有感染的危險性。來自全美知名的田納西州名校范德堡大學醫學中心傳染病專家William Schaffner博士表示「不只是孩童需要疫苗,有許多疫苗是針對成人設計的,但除了流感疫苗之外,人們大多不考慮成人疫苗,可是這些卻極為重要,因為它們都是傳染病,政府應有更好的策略來推廣這些疫苗」。
美國公佈最新成人疫苗指南
今年2月初,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 免疫實踐諮詢委員會公佈了2017年度疫苗接種指南,其中包括了B型肝炎、流感、HPV(人類乳突病毒,俗稱子宮頸癌,為全球婦女第2大死因) 等疫苗的最新接種建議。

CDC建議有慢性肝病或肝酶異常的民眾,可接種B型肝炎疫苗以保護肝臟受感染。針對HPV子宮頸癌疫苗,若是在15歲之前接種,則僅需施打2劑且間隔時間為5個月 ; 若是15歲之後接種,則需施打3劑疫苗。此外,關於流感預防部份,CDC建議民眾採注射方式接種疫苗,盡量不要用研究結果發現效果較差的鼻噴劑型疫苗。

CDC同時補充,為了防止腦膜炎,健康的成人應接種2劑B群血清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若是在腦膜炎傳染疫情升高或是有高風險受感染情形,則需施打3劑 (台灣腦膜炎發生率為0.1/10萬人,比美國0.3-0.5/10萬人發生率低,台灣政府並未強制規定施打腦膜炎疫苗,但出國留學前可考慮施打)。

有些疾病不常發生,一旦發生卻有致命的危險,疫苗雖然無法百分之百的預防傳染,但接種疫苗仍有其必要性。

Reference :
CDC Issues New Vaccine Guidelines for Adults

相關推薦

新一代大腸內視鏡NBI揪瘜肉更精準!致癌率高的瘜肉,是從不到厚度0.5公分的「扁平腺瘤」開始發生,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羅鴻源形容,這類型的腺瘤就如同「火腿片」,不太能透過傳統白光內視鏡發現,隨著無痛內視鏡窄頻影像(NBI)內視鏡技術的問世,可彌補傳統內視鏡的不足,是早期預防大腸癌的一大利器。台灣...

閱讀詳情 »

眼周浮腫長年不消,可能是藏腫瘤!台灣一位30歲右眼皮浮腫,另一位是21歲女性有左眼皮浮腫困擾,近幾年有越來越腫的趨勢,常讓人感覺沒精神,明顯影響外觀,且睜眼時覺得卡卡、重重的,於是求助整型美容科治療,希望除去上眼皮脂肪來改善,但診斷結果卻都出乎意料,眼皮浮腫並非脂肪造成,而是長了誤生瘤。替這兩名患...

閱讀詳情 »

台灣衛生部國健署公布103年台灣民眾死因統計結果,103年死亡人數為162,911人,死因以慢性疾病為主,惡性腫瘤居冠,已是連續第33年排名第一,每100人就有28人死於癌症;此外,肺炎是所有死亡率中上升最多的疾病。103年十大死因以慢性疾病為主,死亡率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

閱讀詳情 »

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103年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癌症連續第33年排名第一!一起來看看十大死因包括哪些~  103年國人十大死亡原因: 第一名:惡性腫瘤(癌症)第二名:心臟疾病第三名:腦血管疾病第四名:肺炎第五名:糖尿病第六名:事故傷害第七名: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第八名:高血壓性疾病第九名: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