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人夜尿如廁釀危機? 飲食控制外需對症下藥

老人夜尿如廁釀危機? 飲食控制外需對症下藥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夜晚睡眠時起床解尿,是很多人都發生過的情形,但對於老年人而言,夜尿是造成老年人睡眠中斷的最主要原因,也是令老年人最困擾的排尿問題。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泌尿科主任王弘仁表示,夜尿是指在晚上睡眠期間起來小便,而夜尿的發生比例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高,每晚夜尿一次的40歲以上的族群約占65%,而60歲以上族群則約80%,若每晚解尿次數超過兩次,且尿量佔每日解尿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就叫做「夜間多尿」。

夜間多尿成因多 老年人最該注意

王弘仁主任指出,夜間多尿成因多元。一種是膀胱儲尿量減少,這類患者可能因攝護腺異常,使膀胱產生肥厚、纖維化的現象,導致日間與睡間皆有頻尿狀況發生;二是因患者本身內科疾病所致,包含心臟衰竭、心臟病、糖尿病及呼吸中止症等,都會產生夜間多尿的症狀;第三種則是隨著老化,大腦中的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導致的夜間多尿。抗利尿激素是由腦下垂體分泌、調控,它的功能是讓睡眠期間的尿意減少,晚上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進而使睡眠期間尿意減少。但老年人因腦部功能隨年齡增長而退化,造成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夜間多尿的情形也就更加嚴重。而夜間多尿除了導致睡眠品質與精神不佳,最大的風險其實在於夜間如廁導致的跌倒骨折,嚴重可能對老年人造成生命威脅。 

作息調整並搭配藥物治療 更能改善症狀

老年人的夜間多尿症是需要多管齊下控制的疾病。王弘仁主任指出,過去治療主要以生活方式調整,晚上減少攝取含咖啡因、高糖分的飲料與高鹹、多油的食物或水分較多的水果。如果生活作息調整之後,仍無法有效改善夜間多尿症狀,可經由醫師評估使用口服抗利尿激素藥物。口服抗利尿激素藥物是人工合成的,與人體賀爾蒙很相近,它可以取代抗利尿激素的功能,讓我們夜間腎小管對水分的吸收增加,減低尿意。配合每晚飲食的控制、生活型態的調節,可以有效改善夜間多尿的症狀。 

紀錄排尿日記 主動求診泌尿科醫師

王弘仁主任呼籲,若要了解是否罹患夜間多尿症須透過排尿日記診斷。患者須先紀錄完整三天的解尿量與飲水量,透過排尿日記供醫師做精確的診斷,並提供患者正確的治療策略。因多尿症狀可能是綜合性的病因,甚至可能是解尿習慣不佳導致,因此若有任何解尿問題建議主動求診泌尿科醫師。

【延伸閱讀】

八旬翁夜尿纏身 靠它改善繼續拚事業!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0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傳統石膏不便,需要固定一段時間,甚至還無法清洗,骨折微創手術不僅能讓你快速復原,生活也不再因為笨重的石膏而受限!一位70歲的老太太不慎跌倒致左腕關節骨折,病患因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裝有心率節律器等內科疾病,加上年歲大,對手術治療心存恐懼,經過醫師詳細解說,病患接受微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年輕女子身高只有155公分,但是卻有著一對巨乳,而且還左右邊乳房不對稱,右邊的乳頭已掉到肚臍處,胸罩得穿到I罩杯;由於身心都深受巨乳影響,這名女子最後選擇了整形手術,將乳房縮小到D罩杯,這才解決她因為巨乳症所帶來的困擾。 生活大受影響且讓她自卑 很多女性都想要擁有...

閱讀詳情 »

彙整編輯/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散裝蛋限用一次性包材新制上路,蛋的品質與衛生也引起了民眾關注,不過在餐桌上,大家更在意的是蛋所呈現的美味,因為不分家庭、國界,在世界各地,總能見到不同的料理方式。因應歷史文化、鄉土民情的不同,各國蛋料理往往會出現一些讓我們「目瞪口呆」的烹調方式...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現代人重視養生,好像只要不吃肉,即可避免各種疾病找上身。但是,減少了肉類的攝取,人體的營養價值是不是就會變少?或者,我們應該怎麼吃,來補足無法從葷食上得到的營養呢?   全素與奶蛋素的差別 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吃素分為全素與奶蛋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