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老人急性膽囊炎無法開刀怎辦? 醫用這招「取膽石」一樣痊癒快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急性膽囊炎是膽結石常見的併發症,但如果狀況無法開刀怎麼辦?亞東醫院就收治一名85歲男子,因為發燒以及右上腹痛跑到急診,電腦斷層掃描後,發現一顆3公分大且硬的膽結石及急性發炎,偏偏年紀大又有高血壓、糖尿病及慢性腎病,麻醉及開刀風險較高,醫師評估後建議用經口內視鏡超音波導引取出膽石。

收治病人的亞東醫院超音波暨內視鏡中心主任鍾承軒表示,外科開刀切除膽囊是急性膽囊炎的治療首選方式,然而隨著台灣逐漸高齡化,許多老年人,尤其合併有慢性疾病者,一旦發生膽結石合併急性膽囊炎時,開刀及全身麻醉的風險增加。

過去只能暫時性地使用經皮穿肝置放塑膠外引流管將膽囊內發炎感染的膽汁積液排出並配合抗生素來治療,但鍾承軒說,這樣的治療方式無法取出膽結石,且外引流管的滑脫以及拔除後會有反覆發炎的狀況,治標不治本。

鍾承軒指出,還好近年來隨著內視鏡醫療儀器及技術的進步,許多經自然孔洞(如口、肛等)的微創內視鏡技術可以取代傳統外科侵入性手術治療許多疾病,尤其是內視鏡超音波在膽胰疾病上的應用,除了疾病的診斷以外,也在腸胃道管腔內執行超音波導引,做內引流治療,並同步配合較大管腔的金屬支架置放術,可以建立不同器官之間的人造廔管來增加內視鏡治療的空間。

以該名男子為例,醫療團隊就是利用經口內視鏡超音波導引,放入雙翼官腔吻合金屬支架進入膽囊內,將膽囊內發炎感染的積液引流至腸胃道內,再配合電動液壓及碎石金屬網將結石碎掉取出,3到4周後再使用胃鏡將金屬支架取出達到治療效果,因為無須開刀,術後痊癒很快。

鍾承軒說,不過目前健保尚未給付相關治療,且在急性膽囊炎的應用只適用於經外科醫師評估無法開刀治療的患者,建議民眾若出現相似徵狀,應即時就醫與醫師合適治療方式,以免延誤病情。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挾解封墊高參選聲量?陳時中冷回三字 參選桃園他這樣說

陳時中:口罩鬆綁快了! 點名第一選擇是「運動免罩」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圖,翻攝自泛科學) 爆米花可以算是國人比較喜歡吃的一種零食了,小時候聽到外面“砰”的爆米花的聲音,就趕快地拿著米跑去找他們給做成爆米花。可是這種大家都司空見慣的食品,如果吃得過多,卻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不良後果。 首位不健康後果:鉛中毒    據對走...

閱讀詳情 »

  (翻攝自kuso520,下同) 在醫院口腔頜面燒傷整形外科住院部,來自湘鄉的易喜連幾度哽咽,她1歲2個月的兒子康康因先天面部橫裂,嘴巴裂到兩耳根部,像戴了一張面具。懷孕前她和丈夫在惠州一家電子工廠打工,懷孕一個月回老家休養。   「孩子剛生下來,沒人抱給我看,其他人都說『不...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下同 為防止半月大的寶寶指甲抓傷臉,媽媽買了小手套給戴上。 結果,7天沒摘,線頭纏住中指阻斷了血液循環,造成壞死只好截掉! 這是近期發生在青島第401醫院手外一科的一次手術。 主刀醫生孫樂天副主任醫師表示,科室每年都會收治三四例這樣的小病號。 他提醒家長儘量不要給孩子戴手套,即便戴也要買質...

閱讀詳情 »

4至9月是腸病毒的旺季,許多家長都會提醒小朋友要多洗手,做好個人衛生,然而,洗完手真的有比較乾淨嗎?禾欣診所吳書毅醫師提醒,許多人洗完手、甩甩水就了事,但洗手不擦乾,手上的細菌會不減反增!想要做好防疫工作,用肥皂洗手後一定要用乾淨的紙巾擦乾,保持雙手乾燥,才能真正減少病菌傳播。  洗手是預防病菌傳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