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師工作壓力大 長期偏頭痛又犯眩暈真難熬

老師工作壓力大 長期偏頭痛又犯眩暈真難熬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時序進入冬天,以往就有偏頭痛病史的黃老師,這1個多月來更是眩暈不已,不僅腦袋脹痛,甚至嚴重到想吐,這些症狀有時只有短暫幾分鐘,有時卻持續數小時,影響生活甚鉅。原以為是教學工作壓力大、體力不足所致,但近日飲食正常也充分睡眠,眩暈頭痛的情況仍不見改善,前往耳鼻喉科就診,才發現是「眩暈合併前庭型偏頭痛」,經醫師對症治療後病情明顯好轉。

 

收治黃老師的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眩暈症的發生也可能伴隨嘔吐或頭痛等症狀,像「眩暈合併前庭型偏頭痛」好發於過去有頭痛病史的患者身上,發作時,患者須承受眩暈及頭痛的雙重打擊,並且會畏光、怕吵,苦不堪言!若不積極就醫,不僅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且症狀將逐漸加劇,越發難以治療。

 

李宏信補充,眩暈合併前庭型偏頭痛的誘因主要與生活壓力大、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天氣變化劇烈、長期情緒不穩定等有關。像黃老師平日早晨7點多就必須到校,下班後又要批改學生作業,屬於壓力大又睡眠不足的類型,加上最近天氣溫差大,所以發作頻率較高。

 

李宏信強調,眩暈會發生是因為主導人體平衡的「內耳」出了問題,也就是內耳淋巴液積水所導致,其成因在於膽固醇或血脂肪沉澱,造成內耳血管阻塞、血流不通,加上精神壓力過大,引發血管過度收縮而血流不暢,進而使組織缺血壞死,最後導致內耳神經萎縮,出現眩暈症狀。

 

臨床上對於眩暈的治療,通常不會以手術方式作為第一線治療,因手術仍存在風險且有復發的可能。李宏信說明,一般會建議服藥加以控制,例如急性期多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之鹽分及水分,藉此降低內耳壓力;待病情緩和後,再給予促進血液循環之藥物,來增加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若需長期治療,則以神經滋養、血管擴張等藥物為主。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臨床觀察發現,許多眩暈患者對於初期的頭暈症狀不以為意,認為多休息就會好,直到天旋地轉站不穩時,才趕緊就診,。但這時病情已經惡化,不僅要花更多時間治療,生活品質也會大打折扣。為避免眩暈上身,平時應盡量維持規律作息、定時運動及適時放鬆情緒,最重要的是,一旦出現眩暈現象,務必趕緊就醫。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時序進入冬季,天氣越來越冷,流感病毒也蠢蠢欲動!根據新北市衛生局統計發現,轄內公費流感疫苗僅剩15萬多劑,但50至64歲施打率僅1成1,呼籲高風險族群,儘快到醫療院所接種流感疫苗。50至64歲 疫苗施打率低公費流感疫苗開打1個月,根據新北市衛生局統計,截至11月1日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經常喘、咳,小心不是單純氣喘或肺阻塞!氣喘與肺阻塞的症狀相似,臨床上常難以分辨,近年研究發現,部分患者確實兼具氣喘及肺阻塞症狀,今年世界各國専家將此病命名為「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疊症(ACO)」。ACO不是單純氣喘或肺阻塞台灣慢性阻塞性肺病學會理事長暨台灣氣喘學會理事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人對於健康普遍沒信心,反映出身體狀況可能的隱憂,害怕未老先衰,而心血管問題是最令人擔憂的身體問題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心血管議題是全球十大死因之首,亦是台灣十大死因第二名,僅次於癌症。膽固醇數值若異常,易造成不良血脂,好好控制膽固醇有益心血管健康。高糖、油、鹽飲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流感疫苗自10月1日起開打,高雄市今年共計採購71萬劑疫苗,截至10月31日止已接種56萬8千劑,接種進度約79%。衛生局呼籲符合公費接種資格者儘速前往本市合約醫療院所施打疫苗,除了可以增加對流感的抵抗力,50歲以上的市民更有機會拼大獎。高雄半百市民打流感 週週有機會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