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年痴呆的先兆信號來源!!

老年痴呆的先兆信號來源!!
台灣《康健》雜誌近日刊文,台灣失智症協會日前發佈了認知障礙症的10個最新警示訊號,這些細節意味著老人已經處於認知障礙的高風險​。 

1.記憶衰退到影響日常生活。普通人偶爾會忘記開會、朋友來電,但過一會兒或經提醒會再想起來。認知障礙症患者忘記的頻率則較高,即使經過提醒也無法想起。​  

2.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例如英文老師不再明白「book(書)」是什麼;司機經常走錯路;銀行職員數不清鈔票;廚師不知如何炒菜等。​  

3.表達能力出現問題。認知障礙症患者經常會詞不達意,甚至以替代方式說明簡單的詞彙,如以「送信的人」表示「郵遞員」,「用來寫字的東西」代替「筆」等。​  

4.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認知障礙症患者會搞不清年月、白天或晚上,在自家周圍會迷路。​  

5.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開車常出現驚險畫面;過馬路不看紅綠燈;借錢給陌生人;聽信廣告買大量藥品;一次吃下一週的藥量等。​  

6.抽象思考出現困難。無法理解言談中的抽象意思而有錯誤反應,如無法理解微波爐、遙控器等電器的操作說明。​  

7.東西擺放錯亂。普通人偶爾會任意放置物品,但認知障礙症患者更頻繁,或錯得非常離譜,如衣櫥裡放水果、被子裡放拖鞋等。​  

8.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情緒轉變較快,一下子哭起來或生氣罵人。也有可能出現異於平常的行為,如隨地吐痰、拿店中物品卻未給錢等。​​  

 


9.個性改變。年紀大了,性格些許會有改變,但認知障礙症患者可能更明顯,如疑心病重、口不擇言、過度外向、無法自我克制或沉默寡言。​  

10.不想做事。認知障礙症患者會變得更被動,需要許多催促才會參與事務。​  

台灣失智症協會邱銘章理事長提醒,當老人判斷力變差,除應就醫確診之外,家人也要留心細節,及時關注老人的病情變化。

相關推薦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9月是「國際卵巢癌防治月」,而今天儂編就要來讓大家好好認識一下卵巢癌!在台灣有「寧靜殺手」之稱的卵巢癌發生率不僅逐年增加,更位居女性癌症死因的第八名,影響力不容小覷!不過為何卵巢癌有寧靜殺手之稱呢?卵巢癌又該如何發現呢?那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卵巢癌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發現家中長者話越來越少甚至動作變得緩慢嗎?雖然可是老化造成的功能衰退,但千萬別視為理所當然,必要時可得尋求協助,否則恐怕影響日常生活。國民健康署表示,為了幫助長者及早發現可能導致失能的風險因子,因此在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長者整合性照護指引下,推動長者功能評估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逐漸炎熱,也讓許多蚊蟲紛紛現身,但要小心,有時被蚊蟲叮咬不僅會皮膚紅腫、痛癢,還可以引起其他衍生傳染疾病,甚至誘發過敏反應。為了研討台灣常見造成皮膚炎的昆蟲叮咬問題,臺灣皮膚科醫學會與臺中榮總邀請開業皮膚科診所院長林仲醫師進行演講,其中包括台灣鋏蠓的中興大學昆蟲系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指揮中心多次強調,疫苗覆蓋率是重要的解封指標,我們能不能出國玩或是出門免戴口罩,端視疫苗接種率。昨(16)日公布的疫苗追加劑覆蓋率已達到46%,在宣布施打追加劑初期,不少人想知道哪牌疫苗能夠有效增加體內抗體,讓自己免於COVID-19威脅。林口長庚醫院進行本土首場針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