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年規律多元運動 降低30%跌倒機率

老年規律多元運動 降低30 跌倒機率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高齡者健康行為需求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2013年底達13.5%,多數臺北市高齡者運動時間足夠,但運動類型較單一、且運動強度不足;有鑑於此,臺北市衛生局設計一系列多元性運動課程,於12個行政區推動「社區悠活站」,推廣高齡者更多元及規律的運動習慣。

高齡者若能提高身體活動量,可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高血壓、第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發生率,更有利增進心肺、骨骼健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若高齡者活動能力差,每周進行三次平衡能力訓練,以及中等強度的肌肉力量活動,規律的運動可減少30%的跌倒風險。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張少熙教授表示,高齡者不僅要常運動,更要從事不同類型、中等強度以上運動,除了散步外,重量訓練及有氧舞蹈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張少熙教授建議,運動應採取漸進增加強度,要感到呼吸逐漸有點喘、心跳有點快,且肌肉要有點吃力的強度,才能達到健康效果。

提醒民眾,最近天氣溫差大,高齡者應避免深夜或大清早出門運動,建議結伴同行,運動前要記得暖身並注意保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08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醫師,我的小孩跟同學們比起來比較矮,怎麼辦?」不少父母會帶小孩前到醫療院所諮詢「成長發育」問題,希望男生能像大樹一樣高、女生高佻玲瓏有致。其實受到飲食西化、營養較充足的影響,臺灣人平均身高有成長趨勢,只是隨著生育率降低,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瑰寶,除期盼孩子課業不要輸在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花蓮報導】全球人口老化快速,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老人的醫療照護逐漸受到重視,尤其65歲以上老人住院,在長期臥床及活動量減少的情況下,可能越住越失能,不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連站都站不起來。 高齡友善復能教室 不限場地受限 花蓮慈濟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高聖倫表示,老年醫學科病房內,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為什麼我吃雞排會長痘痘,隔壁的同學都不會長?這是中醫師林郁晴常聽到的提問,青少年正值荷爾蒙重整期,不免會大量分泌油脂,造成痘痘困擾。不過痘痘的成因多元,醫師提醒,青少年要維持睡眠的規律、多吃蔬菜、少吃炸物,至於皮膚保養,擦防曬霜雖會阻塞毛孔,所以物理性的防曬非常必要,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