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要活就要動! 高齡友善復能教室邀請住院長輩做伙來

要活就要動! 高齡友善復能教室邀請住院長輩做伙來

【NOW健康 王澍清/花蓮報導】全球人口老化快速,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老人的醫療照護逐漸受到重視,尤其65歲以上老人住院,在長期臥床及活動量減少的情況下,可能越住越失能,不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連站都站不起來。


高齡友善復能教室 不限場地受限


花蓮慈濟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高聖倫表示,老年醫學科病房內,有8到9成的病人,都有復能的需求,過去復健都是安排在床邊或病房走道邊,不僅場地受限外,病人分配到的訓練時間也有限,所以在老年醫學科病房外,特別規劃「高齡友善復能教室」,並設置上下肢肌力訓練機及坐式踏步機等6種復健儀器,讓病人能接受多樣的訓練項目,不僅活動內容更加有趣,復能的效果也更好。


復建課程 顧及長輩身心靈


在高齡友善復能教室,有職能治療師設計促進病人認知、關節活動度、手腳靈活度等治療課程;物理治療師,則利用各種儀器協助長者改善疼痛、促進肌力及心肺功能等。若是治療過程中,發現病人出現新的問題,也可以即時讓病房團隊進一步評估處置。高聖倫主任指出,為了促進長輩對「復能」的認知,復能教室採用柔和的自然光,牆壁布置貼有花蓮早期的地標和景點,讓長者再做復健訓練時,也能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或是直接欣賞窗外美麗的中央山脈風景等。另外,希望一起接受復能治療的病人,也因有伴互相鼓勵,一起進步,讓「復健課程」成為高齡病人最期待的事。


要活就要動! 復建後走路更有力


66歲的謝女士,半年前因腰椎骨刺開過刀,最近又因腹膜炎而住院,常雙腳麻又無力,得倚靠助行器行走,這次經過醫師團隊評估及物理、職能治療師為她設計專屬的復健訓練,謝女士開心說,現在走起路來雙腳比以前更有力,雖然復健時會累,但一旁的治療師耐心指導及鼓勵,也讓她願意繼續做復健,還說「要活就要動」。


完整評估治療方案 減緩失能


高聖倫醫師說,雖然有些長輩一開始很排斥復健,但是接受訓練課程後,發現自己的精神和體力恢復得更好了,出院返家後,願意持續接受居家復能的安排。有許多人以為年紀大了,沒有力氣或者身體虛弱都視為正常老化的現象,事實上,包含走路沒有力氣、精神不好,或是容易疲倦,甚至連生活都無法自理等,只是老年衰弱的現象。醫師提醒,長者若能進行完整評估,接受復能治療方案,經過一段時間,就能有預防衰弱、延緩失能的效果,也期待將這樣的概念帶進高齡照護未來的趨勢。 高齡長者的認知及身體功能是影響他們住院預後的重要因素。林欣榮院長表示,希望透過跨領域團隊的照護及多元復能訓練,達到預防衰弱、延緩失能的照護目標,讓高齡病人住院時不用擔心身體越來越虛弱、失能等情況發生,且在經過復能訓練後,甚至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也幫助老人家找回有尊嚴的生活。


更多NOW健康報導
▸矯正牙齒須配戴維持器 相關清潔不可馬虎
▸這2時段最容易中暑! 不只喝水也要補充鹽分、電解質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幼兒溼疹半夜哭鬧爸媽好心疼 中醫調理一覺到天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虐童案件時有所聞,發現時經常為時已晚。為此,新北市衛生局去年開始,啟動「幼童疫苗催注關懷計畫」,針對3歲以下沒按時打疫苗幼童進行追蹤,先由里鄰長家訪,並觀察幼童照護情形;一旦發現異常,將立即轉介社政單位介入。幼童疫苗催注關懷 42名幼童連繫未果根據新北市衛生局統計,去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威脅國內整體流感疫情逐漸趨緩,但還在流行期;另本週受大陸冷氣團南下影響,各地氣溫明顯下降。疾病管制署提醒,民眾仍應保持警覺,勿輕忽流感嚴重性,並落實勤洗手、有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降低流感病毒傳播的機會,確保自身及周遭親友的健康。確定及死亡病例以B型為多疾管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眼淚老是不聽使喚流不停?有流眼淚(溢淚)的患者,往往是因為淚管阻塞了,除會常常造成眼睛、眼瞼的不適外,還可能視力模糊或頻頻拭淚,進而影響生活品質。醫師提醒,眼睛流眼淚溢淚的症狀是許多病因共同造成的,即使淚管已通暢了,仍可能因眼瞼或眼表的疾病而造成溢淚,所以除了治療淚管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日,世界衛生組織提出2035年「終止全球結核病流行」的目標。醫師指出,終止結核病要有賴所有人的努力,由於感染結核病初期完全症狀,卻可能傳染給他人,呼籲民眾認識結核病的可怕。感染結核病 一生發病率10%台大醫院內科部整合醫學科、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樹金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