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老是睡不飽?快看安眠藥服用9原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老是睡不飽?快看安眠藥服用9原則

越來越多人飽受入睡困難、無法維持睡眠狀態、醒了無法再入睡,或是睡醒後感覺沒有睡飽的困擾,失眠已經成為現代人普遍的文明病之一。若一週內有3天出現以上情況,且長達1個月以上,稱為慢性失眠,而根據研究顯示,長期失眠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症候群、憂鬱症等疾病的發生風險。

短、中、長期的安眠藥功效比較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藥師張佑如指出,安眠藥依藥效長短可分為短效、中效和長效。短效安眠藥作用快速、作用時間短,可幫助入睡,適合入睡困難的人使用;中效安眠藥可延長睡眠時間,適合淺眠和容易清醒的人;長效安眠藥藥效時間長,白天容易有嗜睡的副作用,適合嚴重失眠,白天容易焦慮的人使用。

老人服用後易肌肉無力 恐增跌倒風險

張佑如藥師提醒,適當的服藥時間為睡前半小時到一小時,另外,因老年人使用安眠藥容易發生頭昏眼花、反應變慢、肌肉無力、平衡感變差等不良反應,可能會增加跌倒風險。服藥後應立即上床就寢,下床時行動宜緩慢,半夜如廁時最好由家人陪同。

使用安眠藥應遵守9原則

長期使用安眠藥恐導致藥量愈吃愈重,也有些民眾會產生生理性依賴,若突然停藥會出現焦慮恐慌等戒斷現象;而心理性依賴則是若沒服用安眠藥,內心就感到強烈的不安和焦慮,只要不吃就睡不著。張佑如藥師建議,使用安眠藥應遵守以下9原則:

1) 依照醫生的指示服藥,勿自行調整藥量。

2) 吃一顆就能入睡,就不要服用超過一顆的藥量。

3) 不要因為服藥後沒有立刻睡著,就自行增加藥量。

4) 避免天天服藥,以免產生耐受性與依賴性的問題。

5) 安眠藥應盡可能短期使用,治療期限不宜超過四周。

6) 不要突然停藥,否則容易引起戒斷症狀或反彈性失眠。

7) 如需停藥,應漸進式減量方法來停藥。建議第一周先減1/4藥量,若無失眠情形,第二周再減1/4藥量,依此若同時使用多種安眠藥,則先選擇一種藥物,逐漸減量。

8) 不要購買或使用他人的安眠藥,也不要和他人分享安眠藥。

9) 不要重複看診,以免重複使用安眠藥物。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台灣老年人口的比例正大幅增加,「高齡化社會」馬上要變成「高齡社會」,其所產生的問題值得民眾探討。根據一項英國研究指出,藝術和文化活動能促進65歲以上老人的健康、生活品質和幸福感! 高挑戰度活動 有助改善心理狀態 另一相關研究則指出,數位攝影或縫棉被都有助於保持認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低頭族越來越多,生活步調加速,顳顎關節病患也有所增加!就有一名年輕男子,進食會發出喀啦喀啦的聲響,還感覺臉頰發疼,就醫吃藥稍微改善,也做了咬合板,但情況仍反覆發作,最近病情加劇,已經到了嘴巴打不開、頭痛欲裂的地步,嚴重影響生活,輾轉到中醫求診,藉由傷科手法及針...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小孩無故突然發胖,當心是腎臟出問題!一名3歲的李小弟,一周內體重從十六公斤增加到二十公斤,童稚的臉龐嚴重浮腫,雙眼被擠成一線,被診斷為「原發性腎病症候群」,經醫師以類固醇治療後,,體重恢復斤,全身水腫消退,尿蛋白也慢慢消失,病情逐漸改善。 腎病症候群為常見的小兒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周末太陽露臉出遊好天氣,但國民健康署表示,高屏地區受大氣擴散不佳影響,有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現象,提醒民眾空氣品質為即時監測的動態資料,可隨時注意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訊息,並作好五項自我防護措施。 PM2.5超標  敏感性族群減少外出 國民健康署提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