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是頭暈、疲倦是心衰竭! 「左束支起搏節律器」讓心再次

老是頭暈 疲倦是心衰竭! 「左束支起搏節律器」讓心再次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0歲張阿姨因心臟衰竭送醫,住院過程中伴隨有心搏過慢的合併症,經評估傳統右心室起搏可能會使心臟衰竭惡化,故決定透過較符合生理的「左束支起搏」治療,改善心搏緩慢的問題,同時避免日後左心室不同步的問題,以及未來心臟衰竭惡化的風險。

心跳過緩 易出現頭暈、疲倦、無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江國峰表示,正常情況下,成人靜態時每分鐘心跳約60至100次,而患者因心跳過緩(每分鐘約30次),出現頭暈、疲倦、無力等症狀,所以需要心臟節律器的治療,但傳統心臟節律器治療,藉由刺激右心室,雖然可以解決心搏緩慢的問題,卻無法同步化啟動左心室。

左束支起搏節律器 臨床療效以獲得佐證

江國峰主治醫師指出,目前能夠同步啟動左右心室的心臟節律器,除了傳統的「心臟再同步化治療」,藉由左心室導極搭配右心室導極,協調左右心室同步啟動外,近年來,「希氏束起搏」,以及隨後演進的「左束支起搏」,則是較為符合生理傳導系統的起搏技術,藉由患者原本的傳導系統同時啟動左右心室,協同左心室以及右心室同步化收縮。

目前已有廣泛的醫學論文佐證,支持其臨床療效,顯示這種起搏技術,在治療左心室不同步合併心臟衰竭的患者,有顯著的療效,可以媲美傳統的心臟再同步化治療。

治療方式需視症狀而定 經醫師評估效果佳

江國峰主治醫師提醒,對於特定心臟衰竭的患者,可透過心臟節律器治療,協助改善症狀、恢復心臟收縮功能,並下降患者的死亡率;但並非每位患者都適合接受「希氏束起博」或「左束支起搏」治療,建議仍需與醫師討論,以決定適合自身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家有鼻炎過敏兒好苦惱! 最新「減敏療法」擺脫鼻過敏

乳癌患者保有生育力不是夢! 抗荷爾蒙治療後如願得子

破除荷爾蒙治療致癌迷思 婦產科醫師陪你度過更年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3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有失眠的困擾嗎?明明已經躺在床上準備睡覺,但大腦卻仍不停思考,長期下來不僅影響白天生活品質,更可能使糖尿病、關節炎、氣喘等慢性病或自體免疫疾病找上門。整合功能醫學醫師歐瀚文在《失眠診所:整合醫學醫師、營養師教你吃出好眠力》一書指出,若是習慣睡前滑手機,或使用3C產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10歲男孩小宏自小因心室中膈缺損持續於小兒心臟科追蹤治療,醫師建議進行關閉手術。過去這類疾病須採傳統開胸手術關閉心室中膈缺損,近年來可到外縣市醫學中心接受免開刀的心導管心室中膈缺損關閉手術。心室中膈缺損 基本聽診就能發現新竹臺大分院小兒部小兒心臟科傅俊閔醫師表示,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頭頸部是人類身體器官中上最顯而易見,卻又聚集重要且複雜的生理功能的部位。一旦面部型態、重要功能受到疾病損害,易造成患者身心靈與日常生活的長遠影響。根據衛福部107年癌症登記資料指出,頭頸癌佔據台灣男性好發癌症與十大癌症死因第四名,儘管非致死率最高癌症,但倘若進展至晚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肌肉」能活化「免疫細胞」,提升免疫力,但隨著年紀增長肌肉流失,行動力退化,一旦進展成肌少症,臥床機率大幅提升,還可能加劇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引起感染、肺炎等併發症,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表示,根據「台灣肌少症風險」調查結果顯示,超過4成6的50歲以上民眾有肌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