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耳鳴也會成癮!當心惡化成腦鳴

耳鳴也會成癮!當心惡化成腦鳴

耳鳴介紹: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指出耳鳴影響約15%的人口,且與焦慮、噪音等因素有關。它不被定義為疾病,它其實是大腦聽覺系統產生的一種症狀。許多疾(包括老化)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就是我們所稱的「耳鳴」。它有時只發生在耳的一側,有時則兩邊皆有。造成耳鳴的原因有非常多種,最常見的是聽神經的問題,例如噪音傷害、或是病毒感染、中耳炎,甚至可能是某些藥物損害神經,耳朵就會開始產生耳鳴。

耳鳴原因:

1、耳道的阻塞,使共鳴受到影響

2、耳膜有了破洞或產生病變腫脹

3、中耳聽骨、耳咽管(掌管中耳的壓力)

4、內耳聽覺細胞損壞

5、聽神經故障

6、聽覺中樞有了毛病

7、耳部附近的血管性病變。

耳鳴也會成癮!當心惡化成腦鳴耳鳴也會成癮!當心惡化成腦鳴

耳鳴的治療:

   耳鳴是全人的醫療,非單靠藥物,而是要身心靈全方位的治療。目前並無有效治療耳鳴的藥物,一般藥物的效果多在降低情緒的焦慮、幫助放鬆,或是促進血液循環、恢復神經的活性。治療耳鳴的關鍵,其實是改變對它的觀感,不要把它當成可怕的敵人,試著正面看待、慢慢接納與它和平共存。目前並無有效治療耳鳴的藥物,一般藥物的效果多在降低情緒的焦慮、幫助放鬆,或是促進血液循環、恢復神經的活性。治療耳鳴的關鍵,其實是改變對它的觀感,不要把它當成可怕的敵人,試著正面看待、慢慢接納與它和平共存。慢慢訓練腦部適應它,還包括一些生活上、飲食上要注意的事:

1.避免咖啡、茶、可樂、菸、酒等刺激性食物。

2.國外報告指出,含水楊酸成分的食物也可能加重耳鳴的症狀,如蘋果、葡萄、番茄、草莓、小黃瓜、奶油、布丁蛋糕等要少吃。另外,如乳酪、可可、巧克力等也可能刺激血管收縮,而影響耳鳴,同樣少吃為妙。

3.建議可喝些具穩定神經系統作用的茶飲,如菊花茶、百里香、薄荷等,可減輕焦慮和幫助睡眠,或可間接改善它。

4.體操、游泳或按摩耳朵等有助減輕症狀,但效果因人而異。

5.約 70.80%的耳鳴患者會伴隨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對於合併中度以上聽力障礙的病人,建議配戴適當的助聽器。因為助聽器可幫助接收正確、較清晰的外來訊號,且是病人想要聽到的聲音,讓聽覺中樞神經重新去處理這些外來訊

息,進而忽略由內產生的耳鳴

耳鳴也會成癮!當心惡化成腦鳴耳鳴也會成癮!當心惡化成腦鳴

耳鳴的各種案例:耳鳴也會成癮!當心惡化成腦鳴

耳鳴門診中,常會聽見患者說:「現在耳鳴已經跟以前的不一樣了!」、「以前耳鳴只有一邊,現在變成兩邊,也不知道是哪一邊?」、「以前耳鳴還好,可以和平共存,現在變得更大聲,好想死!」、「以前是耳鳴,現在好像變成腦鳴了!」等等。

耳鳴和腦鳴 易混淆

耳鳴是內耳耳蝸或聽神經,在沒有外界聲波訊息傳入的情況下自動發出訊息,最常見的原因是原本的聽覺變弱,例如外耳炎、中耳炎、噪音性聽損等,耳蝸及聽神經啟動了代償機制,聽毛細胞加強擺動或聽神經加強傳導,設法去強化變弱的聽覺,患者反而聽到「缺損」的聲音,通常會有明確且固定方位、頻率或音量。

腦鳴是腦部聽覺神經路徑或大腦聽覺皮質自動發出訊息,最常見的原因是睡眠不足,當腦部聽覺神經路徑處於失調狀態,或是偏頭痛或癲癇發作,大腦聽覺皮質發生電位波動;通常沒有明確或固定方位、頻率或音量,多半會影響認知、情緒和記憶。

三原因 耳鳴變腦鳴

耳鳴和腦鳴是不同的,那為什麼耳鳴久了會出現腦鳴?

原因一:伏隔核功能失調

當耳疾持續,始終無法恢復聽力時,神經代償機制啟動愈來愈多,逐漸從內耳、聽神經,進展到腦幹或大腦,就好比地方政府持續救災,連中央政府也加入,最後連國際人士也加入。是否需要啟動腦部代償機制的關鍵,就在大腦伏隔核(accumbens nucleus),一般來說,耳鳴愈久,愈有機會出現腦鳴。

原因二:耳鳴成癮症候群

如果患者不停地把現實生活中的壓力、挫折及孤單轉嫁於耳鳴,藉此暫時逃避原本現實中的困境,再繼續轉嫁於耳鳴,儼然成為「耳鳴成癮」,在海馬迴內形成迴路,迴路愈來愈強大,最後突破伏隔核的抑制門檻,產生腦鳴。

原因三:聲源頸部反射過度

當聽力不良時,我們會反射性地調整頸部姿勢,去搜尋缺陷的聲音訊息,或是專注於耳鳴,稱之為「聲源頸部反射」,久而久之,頸部肌肉發生過勞與僵硬,刺激到位於肌膜內的本體感覺受器(感受頭部位置),大量的感覺訊息不斷地從後方脊髓向上傳遞,進入後方腦幹,傳進鄰近的聽覺神經路徑,產生腦鳴。

耳鳴破成癮迴路

我們在診治耳鳴時,會先找出聽力受損之因,加以治療,會建議口服肌肉鬆弛劑或安排物理治療,教育患者不要低頭操作3C產品,避免頸部肌肉群過勞。平常應有規律且「有點忙碌」的工作與作息,不要把精神都聚焦於耳鳴,避免耳鳴成癮。

一旦形成腦鳴,應即時接受藥物治療例如神經傳導物質受器調節劑,壓制過度活躍的腦部神經活性,避免腦鳴擴散,視狀況接受心理治療,打破耳鳴成癮迴路,最後使腦鳴變回耳鳴

相關推薦

▲(照/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想知道肝臟健不健康,光看「肝指數」不一定準確!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林漢傑今(15)日在衛教活動上提醒民眾,肝功能指數「正常」不代表沒有感染到慢性肝炎病毒,也不代表沒有肝纖維化或肝硬化,建議30歲以上民眾也應透過B肝病毒量檢測、肝臟超音...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無台灣籍的陸配子女「小明」們終於可以回台灣,但首波只開放2歲以下持我國居留證的陸籍子女可申請入境,門檻怎麼訂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5)日雖強調政策沒有政治考量,但他也坦言2歲以下戶籍還沒選定,「以後還有可能是我們的國民」,有...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小明」可以回家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5)日宣布,自7月16日零時起,開放國人的2歲以下,即107年7月7日(含)以後出生,持居留證的陸籍子女申請入境,並得由父母親陪同。陳時中說,預估第一波約有1百出頭的人符合...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口罩實名制,繳了費卻忘了、逾期未領的人,現在只要接到電話簡訊,就可以補領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補領細節,近期將以簡訊通知民眾至原指定通路及門市補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且以「補領一次」為限,錯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