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肌少症上身 如何增加肌肉量?

肌少症上身 如何增加肌肉量?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一項調查發現,台灣65歲以上老人,每5位就有1人有肌少症,主要是慢性病以及飲食不健康的族群;營養師建議,想要預防肌少症,飲食上應注重蛋白質攝取量,並應加強運動,訓練局部肌肉力量。
肌少症和飲食不健康大有關係
台灣營養基金會副執行長周怡姿表示,銀髮族會出現肌少症,和飲食不健康大有關係,由於慢性病人飲食不正常,以及有些人會刻意維持身材,以致飲食中蛋白質攝取量太少,進而造成肌少症;肌肉有力量,可以保護老人避免跌倒,由於老人跌倒易發生骨折,會嚴重威脅生命,不得不慎!
蛋白質多一些 要吃優質蛋白質
所以,銀髮族應加強營養均衡的飲食,而且應該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取量;周怡姿副執行長指出,老人的蛋白質攝取量,應該要比中年人還要多些才行。依據每日飲食指南,老年人的熱量沒有比中年人高,但是蛋白質要多一些;而且,不只是要多吃蛋白質,還要吃優質蛋白質,千萬不要因為害怕三高,進而減少蛋白質的攝取量。
避免肥胖 少吃麵包
至於蛋白質食物以肉類為主;周怡姿副執行長建議,銀髮族可以多攝取雞肉、牛肉、豆類、牛奶、魚與雞蛋,並以瘦肉為主,而且攝取品質較優的蛋白質,也可以使利用率提高。另外,由於銀髮族牙齒不好,對於肉類粗纖維較難以咀嚼,也會不喜食用,進而多喜食澱粉,愛吃麵包或是麵條;對此,周怡姿副執行長則是強調,最好不要常吃麵包或是饅頭,這些都是澱粉,無助於增加肌肉,反而是會造成肥胖。
養成運動習慣 訓練肌肉力量
除了要加強蛋白質的攝取量,銀髮族還應該要加強運動,訓練肌肉力量,畢竟活動活動總是好,要活就要動。周怡姿副執行長並呼籲銀髮族平常應養成運動習慣,每天都進行強化局部肌肉力量的運動,就可避免肌少症上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9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台灣醫療資源豐富,民眾不需要為生病就醫煩憂。不過,除了看診外,「正確用藥」也是重要環節。對此,台東馬偕紀念醫院藥師徐乃婷說明,民眾若無正確用藥觀念,隨意混用藥物,不僅會阻礙康復,更可能影響健康,呼籲大眾務必遵從醫囑。正確用藥不可忽 亂吃影響藥效增加藥物反應正確的用藥可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下肢困難傷口形成原因,包括常見的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加上肥胖、抽菸及老化等,都可能成為致病危險因子,屏東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林治邦指出,根據研究,糖尿病人一生中,約25%機率會發生足部潰瘍,因此增加截肢風險。結合整形外科專業 有效治癒足部潰傷在傷口治療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北市民張伯伯,平日每天早上外出散步活動,但年前因腦中風造成右側偏癱,變成需要由張太太協助照顧。在住院期間,醫院出院準備小組發現患者需求,完成評估及照顧計畫,並在返家後連結復能服務,由專業人員到宅進行復能訓練,與張伯伯攜手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復能服務跨專業 醫療與長照接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該放下餅乾、糖果或肉乾等加工食品了嗎?法國索邦大學等團隊分析44,551名法國人的飲食資料,追蹤7年研究發現,飲食中加工食品的比例每增加10%(重量),死亡風險增加14%。但研究限制很多,其他專家還不敢斷定加工食品與早死有關,要求更多證據。吃太多加工食品 與慢性病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