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肌瘤導致不孕 醫籲:積極治療現生機

肌瘤導致不孕 醫籲:積極治療現生機

肌瘤幾乎是現代女性的文明病,據研究顯示超過35歲以上的女性,大約有一半的人腹內都藏有子宮肌瘤,其中有部分患者會伴隨經血量過多、經痛、腹痛、頻尿,更有可能導致不孕症等症狀,但大部分女性是完全沒有明顯症狀,通常是在健康檢查時才意外發現,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子宮肌瘤百百種 妳是哪一種

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中心負責人李世明醫師表示,一般來講子宮肌瘤分三種型態,第一種是子宮漿膜下肌瘤,長在子宮表面往外突出生長,儘管不會影響到女性懷孕的問題,但是可能會壓迫到膀胱,導致頻尿或解尿困難的問題,第二種是子宮肌壁間肌瘤,是最常見的子宮肌瘤,會造成女性月經來時容易疼痛,第三種是子宮黏膜下肌瘤,因為長在子宮腔裡面,容易造成經血量多、產生貧血,嚴重的話更可能佔據子宮腔空間,影響受精卵發育、增加流產風險。

保有婦女生育能力 把握黃金治療期

李世明醫師說明,目前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分別為藥物跟手術治療,在藥物無法治療的情況下,會針對病患的症狀給予手術建議。目前廣泛被使用的手術方式分別為微創手術、無創手術、巨創手術及子宮鏡等方式,但若因肌瘤造成不孕症的患者,如肌瘤位置為第三種子宮黏膜下肌瘤,在手術上則會建議使用子宮鏡切除肌瘤。傳統子宮鏡手術是採用電燒進行腫瘤切割,過程容易造成子宮內膜較深層破壞,在子宮腔留下深淺不一的傷口,且熱擴散的效應會讓內膜受傷,因此現在改使用新式冷刀子宮鏡手術,在沒有使用熱能的狀況下,僅透過機器的動能將子宮肌瘤切除,就不會造成子宮熱燙傷,進而保有婦女的生育能力。

李世明醫師補充,由於子宮鏡手術需經陰道至子宮將肌瘤切除,因此手術過程中需要用水把子宮腔撐開,才能看清楚子宮肌瘤的位置,然而會有水中毒的風險,但冷刀子宮鏡配有穩壓系統,便能控制子宮內的水量,進而減少水中毒的風險。

積極治療及早預防 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李世明醫師提醒,現代女性腹中很容易就藏有子宮肌瘤,但更年期後賀爾蒙分泌減少,其實子宮肌瘤就會慢慢萎縮,但若是有生育打算的女性,或是出現身體不適影響生活品質時,就會建議患者要至醫院檢查並治療,才能盡快恢復良好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率先獲品質照護認證 腎臟病不侷限血液透析 為了提供給腎臟病患完善的照護品質,台中榮總整合包括有營養師、放射線部、核醫科、病檢部,並依病情需要轉介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血腫科等照護團隊,並善用腎臟代替療法共享決策平台,讓病患不再只限於血液透析選擇;中榮腎臟科主任陳呈旭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智慧醫療三大趨勢 五百位專家與會交流林口長庚醫院為紀念創辦人王永慶先生逝世十週年,以「智慧醫療」為主題,舉辦「醫療資訊研討會」,涵蓋「智能醫院服務」、「虛擬實境應用」及「醫學人工智慧」三大趨勢,邀請各醫事職類菁英及行政管理專家提供18場精彩演講,吸引院內外近五百位醫療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莫名想哭、脾氣變得暴躁,可別以為產後性情跟著改變就是產後憂鬱。一名婦人隨著個性變異,經常談話到一半就不自覺恍神、呆滯,原以為是帶小孩壓力過大罹患產後憂鬱症,甚至有人說「卡到陰」,直到癲癇發作送醫檢查後,才得知腦袋裡長了一顆血管瘤,開刀治療後已恢復正常。個性大變、突發癲癇、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高雄市11/14日出現第12例本土登革熱個案,該案居住於前金區林投里70多歲男性,11月11日自覺體溫偏高自行服用退燒藥,11月12日因發燒、喉嚨痛至診所就醫,診斷為感冒,11月13日出現肌肉酸痛、紅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當日晚間因呼吸困難,送醫經抽血登革熱NS1快篩檢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