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肛門上有個神祕穴位,竟是解決「痔瘡」最有效的方式!

肛門上有個神祕穴位,竟是解決「痔瘡」最有效的方式!

痔瘡是幾乎人人都有的肛腸科疾病。它雖然不容易造成重大影響,但是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下面是關於痔瘡的非手術療法。您在家裡就可以應用。

一,藥浴方案

肛門上有個神祕穴位,竟是解決「痔瘡」最有效的方式!

1,花椒水坐浴。準備花椒200克,加水3000毫升,先將花椒浸泡30分鐘,煮沸後用小火煎煮10分鐘,將煮好的藥液倒入盆裡,先以蒸汽熏痔瘡,然後將臀部坐入水中,浸泡痔瘡到水涼,然後將藥液加溫,再重複一遍。每天兩次。

2,韭菜蔥白坐浴。準備新鮮韭菜300到500毫升,帶根蔥白2根,加水3000毫升煮沸,再改小火煎煮沸10分鐘,將藥液倒入盆中,熏蒸方法同花椒坐浴法。

3,溫水坐浴法。此法為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肛腸外科學組制定的《痔診治暫行標準》所推薦,即用溫水浸泡肛門,具體方法同花椒坐浴法。該方法能促進肛周血液流動,改善靜脈曲張。而藥浴,只是在消腫止痛、促進微循環上效果更好而已。

二,穴位刺激方案

肛門上有個神祕穴位,竟是解決「痔瘡」最有效的方式!

肛門上有個神祕穴位,竟是解決「痔瘡」最有效的方式!

1,長強穴和會陽穴。長強穴位於尾骨尖和肛門連線中點,會陽穴位於尾骨下端兩旁,督脈旁0.5寸處。這兩個穴位都與肛門離的很近,經常按摩能疏導肛門瘀滯之氣,屬於近部選穴。

肛門上有個神祕穴位,竟是解決「痔瘡」最有效的方式!

2,百會穴。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叉處,位置在人體最上方,善於升舉下陷之氣,幫助將瘀滯在肛門周圍的氣血“抽”上來,為典型的“下病上取”選穴法。

肛門上有個神祕穴位,竟是解決「痔瘡」最有效的方式!

3,承山穴。該穴位於小腿後面正中,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承山穴最大的作用在於理氣止痛,舒筋活絡,因此能夠對痔瘡有一定治療作用。

肛門上有個神祕穴位,竟是解決「痔瘡」最有效的方式!

4,飛揚穴。該穴在足外踝上方7寸處,腓腸肌的邊緣。它能傾瀉肛門的濕熱,消腫止痛。

肛門上有個神祕穴位,竟是解決「痔瘡」最有效的方式!

5,二白穴。該穴為醫生治療痔瘡的經驗穴,效果很好。它位於前臂掌側,腕橫紋上4寸,橈側腕屈肌腱的兩側,每側一個穴位,每條手臂兩個穴位,上肢共4個穴位。

對這些穴位進行艾灸,每穴艾灸15分鐘,每天一次。也可以按摩,用拇指指肚用力揉按,每個穴位3到5分鐘,每日一次或者隔一日一次。

三,食療方案

1,新鮮荸薺10個,去皮,新鮮空心菜250克,洗淨入鍋,加水適量,煎煮爛熟,加少量食鹽調味,每日服用1次。

2,鮮紅薯500克,洗淨去皮切塊,煎煮爛熟,加少量白糖,臨睡前服用。

3,新鮮白蘿蔔1000克,洗淨搗爛取汁,加少量蜂蜜調味,空腹服,每日一次。

4,新鮮菠菜100克,粳米60克,煎煮服用,每日兩次。

5,黑芝麻20克,蜂蜜20克共煮,溫服,每日兩次。

6,香蕉一根,去皮加冰糖適量,隔水蒸,每日吃兩次,連服一周。

肛門上有個神祕穴位,竟是解決「痔瘡」最有效的方式!

四,運動干預方案

1,放鬆呼吸仰臥,全身放鬆,雙手重疊於小腹,做腹式呼吸。呼氣時腹部脹起,吸氣時下陷,重複20次。

2,夾腿提肛仰臥,雙腿交叉,臀部以及大腿用力夾緊,肛門逐漸用力向上提升,持續5秒鐘左右,日後逐漸延長提肛的時間,重複10到20次。

3,仰臥屈腿 挺身仰臥屈膝,足跟盡量靠近臀部,兩腳平方在體側,以腳掌和肩部支撐,骨盆抬起,同時收緊肛門,持續5秒鐘左右,還原,重複5到10次。

4,坐立提肛 坐在床邊,雙足交叉,雙手叉腰並起立,同時肛門收緊上提,持續5秒,坐下,重複15次,

5,踮足收肛 站立,雙手叉腰,踮起腳尖,同時肛門上提,持續5秒,還原,重複15次。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解決方案對於緩解非急性期的、不太嚴重的痔瘡很有意義。嚴重的痔瘡,尤其是經常引發便血的痔瘡,或者痔核很大的痔瘡,應該尋求手術治療。另外,改變生活習慣,如適當運動,減少辛辣飲食等,也非常重要。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根據食藥署統計我國每年安眠藥的使用量,發現103年國人服用約3億3900萬粒安眠藥,此數量足以舖滿一座雪山隧道的長度,其中又以佐沛眠 (Zolpidem)使用量為1億3千7百零9萬粒居首位。 幻想、幻聽、躁鬱 睡眠品質差 實證瞭解失眠病患的成因與鑑別診斷,可見慢性精神病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一位20歲黃姓女大生瘋玩寶可夢遊戲,常連續玩4~5小時沒休息,一星期後,她開始感覺頭痛、脖子僵硬、手指麻痺及背部肌肉隆起的現象,至醫院求診,醫師診斷黃同學因姿勢不良形成頸椎壓力,亦造成周邊肌肉變緊,讓脖子僵硬而無法自主轉動,醫師安排其接受頸椎牽引及運動治療,才讓黃同學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開學至今已經一個多星期了,家中孩子是否出現不想上學、精神不佳懶散、學習興趣不高等,所謂「開學症候群」的情形呢?學校老師也發現了孩子在上課出現不容易專心,因此有國小老師嘗試將硬邦邦的木頭椅子換成有彈性的健身球,希望能提升孩子上課的專注力。但專家建議,若要以健身球完全取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乳癌患者一旦出現喘的症狀,千萬不要輕忽嚴重性。長庚紀念醫院林口總院一般外科、乳癌治療中心主任陳訓徹教授表示,乳癌患者出現轉移時,癌症轉移部位與存活期、癌症惡性度息息相關,其中肋膜轉移又比肺部轉移更嚴重,患者出現癌症肋膜轉移,很容易產生肋膜積水,呼吸就容易喘,一些患者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