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90歲阿公換人工關節 告別拐杖

90歲阿公換人工關節 告別拐杖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一位90歲的老先生,因膝關節受損,平時走路需依靠枴杖,但行走仍十分困難,時間久了腰部也開始痠痛,並容易因膝關節疼痛而跌倒。收治個案的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主任黃鐙樂表示,患者的關節軟骨已磨損殆盡,最後決定置換人工關節,接受「新月型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後,不到一周老先生已可自己行走、上下樓梯,雙腳重獲新生。

黃鐙樂透露,根據門診觀察,目前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的病人,多落在58到85歲,80歲以上的高齡者,常因為怕痛、怕後遺症或恢復速度慢,而寧可忍受退化性關節炎,也不願置換人工關節。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會使活動力降低,時間一久,肌肉、骨骼可能萎縮、退化,最後只能換上人工關節;目前置換的病人,大多已是第四或五期的病情。

其實退化性關節炎前期可透過治療,延緩退化速度,甚至避免換人工關節的命運,因此,若發現關節不適的情形,應盡速就醫,避免延誤病情。若需要置換人工關節,傳統的手術通常需要拿拐杖3個月,並積極復健3個月到半年,才可能使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黃鐙樂透露,他研發的新月型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可減少組織、肌肉韌帶的傷害,且術後的復健、疼痛較少,復原速度更快。

據台灣統計,置換人工關節的術後感染率不到1%,有症狀血栓者更少,高齡患者經醫師評估麻醉風險後,也可接受手術。由於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平時活動力減少,建議平時應加強肌肉運動,可每天游泳半小時,或一天三次、一次15分鐘的抬腿運動,加強腿部肌肉的骨骼靈活度。黃鐙樂提醒,部分患者會將退化性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症搞混,患者應以醫師診斷為主,避免亂服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889

相關推薦

    (翻攝自secretchina yorkbbs,下同) 雙腳的血液循環順暢,將促使全身的血液大循環亦處於良好狀態,你就可以延緩衰老。 下蹲運動能夠治病強身的原理 人蹲下去,身體變成三折疊,被擠壓的血管收縮,氣血沖向全身未被擠壓的血管,迫使它們擴張、鼓起來;人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32歲補習班擔任行政的彭小姐,因懷孕身體時常水腫又抽筋,不僅工作沒效率,更得常常請假,許多工作無法如期完成,造成工作團隊困擾。鍾婦產科主治醫師曾郁文醫師建議,少吃重鹹、多按摩可紓緩水腫,適當補充鈣質及熱敷則可避免抽筋。 孕期不適大大影響孕婦心情 懷孕後由於荷爾蒙的...

閱讀詳情 »

人的手掌五指可以伸屈自如,這是動物所不能做到的,而大拇指又可以不受其他手指的控制而彎曲自如,故大拇指為五指之首,在手相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僅次於智慧線,是代表一個人的意志力和判斷力即理性,同時有代表一個人的自尊心。 一般來說,大拇指生的圓長又強壯發達者,其人身體健康,知識才能均優秀;短而弱小者,...

閱讀詳情 »

翻拍自toments     咽喉上其實也存在很多的大小器官,因此大小的咽喉疾病也非常多。有些人會覺得咽喉有異物感,甚至還會出現異味,但是很多人都不會注意到這些問題是由咽喉中的扁桃體才引起的。有人從口中咳出了白色小石子,並散發著一股惡臭味,後來才發現這竟然是扁桃腺結石(隱窩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