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肝癌術後3年復發多次 免疫組合療法救命

肝癌術後3年復發多次 免疫組合療法救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今年66歲的洪先生為B肝帶原,6年前確診肝癌,手術摘除14公分腫瘤,本以為從此健康,沒想到3年後復發,陸續接受栓塞等治療仍不見效,甚至轉移至骨頭和肺部,也因腹瀉、皮膚癢等藥物副作用而痛苦不堪。在醫師建議下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療法,病情獲得控制,且生活如常,不受副作用影響,洪先生感嘆終於在充滿荊棘的抗癌路上找到希望。

每小時1人因肝癌亡 與B、C肝炎相關

肝癌長久以來位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平均每小時就有一人因肝癌而亡,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林錫銘醫師表示,肝癌好發於45至65歲,男性為女性2倍。造成台灣人肝癌盛行的原因,最主要是B型肝炎(約佔7成),其次為C型肝炎、肥胖和代謝症候群、酗酒、以及食用含黃麴毒素的發霉穀物及其製品等。

標靶藥物腫瘤反應率有限 免疫組合療法延命2年

肝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不易察覺,當症狀出現多已是晚期。台灣肝癌醫學會常務理事黃怡翔醫師表示,目前健保給付二種一線標靶藥物,但對腫瘤的反應率都不到18%,而免疫療法單獨使用的效果有限。醫學界將兩者合併使用,發現反應率是標靶治療的2-3倍,且近九成患者疾病6個月不惡化,中位存活期超過17個月,黃怡翔醫師表示樂觀其成,應該可以上看至2年。

晚期肝癌治療新趨勢 不易產生抗藥性

收治洪先生案例的桃園長庚醫院腫瘤科楊展庚醫師說,傳統標靶藥物使用4-6個月都容易出現抗藥性,免疫組合療法若有效,就會一直持續有效,目前也已獲得美國FDA和我國衛福部核准,美國腫瘤醫學會將其列為晚期肝癌的優先治療對策。惟目前尚未有健保給付,平均每3週一次的治療就必須花費20萬左右,對有經濟壓力的家庭來說是無法承受的負擔。

台灣肝癌醫學會表示,隨著醫藥進步,免疫組合治療也成為晚期肝癌治療的選擇之一,呼籲病友不要放棄希望,保持樂觀的心情,積極與醫師多做溝通和討論,依據個人病況找出合適的治療對策。

【延伸閱讀】

肌力美學再創造 告別肌肉鬆弛,緊實不費力!

一線使用免疫療法加化療 活化免疫系統成晚期肺癌治療利器

定存績優「骨」 該從何時開始做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3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國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在廣東省疫情越來越嚴峻,可香港澳門卻沒有封關擋下人員流動。雖中國大陸人士入港需要隔離14日,但2月8日零時深圳實施封閉管理前,大批陸籍人士入港,道路塞爆關口大排長龍,已不能排除有社區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台灣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今(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最近寒流南下,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急重症患者明顯變多。台中大里仁愛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明峰提醒,心律不整為心肌梗塞及猝死的高危險因子,天冷務必注意保暖並規律用藥,或考慮在心臟植入去顫器。   1名50歲外商公司陳姓主管日前因心跳過快,導致身體極度不適險些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好消息!國內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接觸者,總共475人監測期滿,可回復正常生活。截至9號為止,國內新增56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通報個案,目前累計通報1,525名個案,包含18名確診、1,363名排除,餘隔離檢驗中(64名初驗陰性、其餘待檢驗)。 18名確診個案病況穩定 將持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寶寶仰睡時容易嗆奶導致窒息?仰睡影響頭型,後腦杓會變扁,長大不好看?小寶寶該採哪種睡姿網友建議分歧。國健署提醒,正確睡姿是仰睡,如側睡、趴睡或購買功能性枕頭,將提高寶寶窒息風險。   衛生福利部107年嬰兒死因統計,事故傷害是第4大死因,共51人,其中意外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