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肥胖增罹病風險!居家防疫如何不吃胖?

肥胖增罹病風險!居家防疫如何不吃胖?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抵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啟動學校停課不停學的措施,讓學生在家學習;許多企業也改採居家辦公,並建議民眾也減少外出,所以宅在家成為多數人時下現況。

太愛吃體重失控  宅在家易發胖

根據專家指出,除了年齡、潛伏疾病外,肥胖也增加了重症風險,國民健康署提醒,這段時間除了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也可透過聰明飲食,別讓體重太失控,防疫又健身。

鼓勵大家不妨在居家防疫期間,訂出生活作息規劃,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搭配規律運動及充足睡眠,即使宅在家一樣可以健康又享「瘦」!

防疫六原則 健康又享「瘦」

長時間不出門,很多人會靠吃打發時間,尤其在疫情當下,更利用吃來穩定情緒,導致三餐不規律,作息混亂,體重直線上升。但其實宅在家是調整飲食的好時機,掌握以下原則,讓你宅而不胖。

1.用餐時先喝湯再吃菜:湯建議以清湯為主,避免勾芡或濃湯,並將超過半碗份量的蔬菜夾到碗中,其中至少有1道是深綠色蔬菜,建立吃足蔬菜的好習慣。

2.菜肉相伴取代大肉塊:家中備餐或點購外賣時,可選擇如番茄炒蛋、芥藍肉絲、豆干芹菜等菜色,避免單點控肉、排骨等大塊肉類。

3.善用低油烹調方法:多選擇蒸、煮、烤、微波等低油烹調法,取代油炸、煎等高熱量方法。

4.用蔬果取代零食:可準備一些方便食用的蔬果,如小黃瓜、大番茄、蘋果、香蕉等,於餐間肚子餓時,即可取用,不但有助於達到一天應攝取的建議量,更可取代吃零食的習慣。

5.點心與家人一起分享:大多數的零食點心都隱藏了高鹽、高熱量、高脂肪最好能與家(他)人分享,或是先以小包裝方式分裝,每次適量取用。

6.養成每天量體重習慣:只要體重有上升趨勢,就提醒大家要調整飲食,維持良好運動習慣。

【延伸閱讀】

疫情期間乾癬如何控制? 生物製劑助化「癬」為夷!

求解! 防疫宅家時間多 親密次數增加 早洩藏不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暑假到來,許多民眾都會把握假期出國旅遊,但其實除了基本生活用品得攜帶,部分民眾也會攜帶一般藥品,以防萬一;為恭紀念醫院藥師顏群芳指出,但要注意若為第一級、第二級和第三級管制藥品,就必須向衛福部食藥署申請證明,否則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不清楚管制藥品分類 可上食藥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位9歲女童日前與家人到蘭嶼遊玩,回來兩週後,卻高燒5天都降不下來,警覺性高的媽媽趕緊帶她就醫並主動告知曾到花東蘭嶼旅遊。抽血報告也顯示血小板數目及肝功能指數異常,且於臀部出現「焦痂」,隨即安排住院投藥治療,最後確定診斷為恙蟲病。 恙蟲病死亡率高達60% 恙蟲病是我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日前發生桃園孫女與失智祖母雙亡之悲劇,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表示,對於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因為照顧壓力過大致悲劇發生而深感遺憾,並呼籲有失智家人的照顧者,可以善用衛生福利部已建構的失智症照顧服務資源,包括:家庭照顧者服務專線(0800-580-097),失智症關懷專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面對癌症治療,最關鍵就是要讓患者擁有正確的飲食方式,才能有體力對抗疾病;鹿港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吳思賢指出,臨床上,許多癌症患者常常抱怨胃口不佳,主要是因癌症治療帶來的後遺症,容易使患者出現噁心、腹瀉等症狀,這時患者就必須調整飲食方式,來補足身體所需營養。 攝取足夠蛋白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