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肥胖增罹病風險!居家防疫如何不吃胖?

肥胖增罹病風險!居家防疫如何不吃胖?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抵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啟動學校停課不停學的措施,讓學生在家學習;許多企業也改採居家辦公,並建議民眾也減少外出,所以宅在家成為多數人時下現況。

太愛吃體重失控  宅在家易發胖

根據專家指出,除了年齡、潛伏疾病外,肥胖也增加了重症風險,國民健康署提醒,這段時間除了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也可透過聰明飲食,別讓體重太失控,防疫又健身。

鼓勵大家不妨在居家防疫期間,訂出生活作息規劃,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搭配規律運動及充足睡眠,即使宅在家一樣可以健康又享「瘦」!

防疫六原則 健康又享「瘦」

長時間不出門,很多人會靠吃打發時間,尤其在疫情當下,更利用吃來穩定情緒,導致三餐不規律,作息混亂,體重直線上升。但其實宅在家是調整飲食的好時機,掌握以下原則,讓你宅而不胖。

1.用餐時先喝湯再吃菜:湯建議以清湯為主,避免勾芡或濃湯,並將超過半碗份量的蔬菜夾到碗中,其中至少有1道是深綠色蔬菜,建立吃足蔬菜的好習慣。

2.菜肉相伴取代大肉塊:家中備餐或點購外賣時,可選擇如番茄炒蛋、芥藍肉絲、豆干芹菜等菜色,避免單點控肉、排骨等大塊肉類。

3.善用低油烹調方法:多選擇蒸、煮、烤、微波等低油烹調法,取代油炸、煎等高熱量方法。

4.用蔬果取代零食:可準備一些方便食用的蔬果,如小黃瓜、大番茄、蘋果、香蕉等,於餐間肚子餓時,即可取用,不但有助於達到一天應攝取的建議量,更可取代吃零食的習慣。

5.點心與家人一起分享:大多數的零食點心都隱藏了高鹽、高熱量、高脂肪最好能與家(他)人分享,或是先以小包裝方式分裝,每次適量取用。

6.養成每天量體重習慣:只要體重有上升趨勢,就提醒大家要調整飲食,維持良好運動習慣。

【延伸閱讀】

疫情期間乾癬如何控制? 生物製劑助化「癬」為夷!

求解! 防疫宅家時間多 親密次數增加 早洩藏不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點選圖片看新聞影片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9 月 07 日訊】您知道女性朋友不想說的自身健康困擾有哪些嗎? 在一項最近的調查中發現:「19歲以下」女性最困擾的問題是「排便不規律或不順暢」,占46.3%;其次為「水腫或肥胖」,占41.5%;第三名則是「體味、狐臭」,占39.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錯誤的保養比不保養更可怕!」這是皮膚科醫師的座右銘。以皮膚學科作為專業,醫師們對皮膚的保養,一定比凡人更講究吧!這次要報導的,並非針對過萬元的醫學美容療程,而是還原到最簡單、最基本的分享:由國內外的皮膚科醫師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照顧自己,做到這五點,你也可以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近來天氣炎熱,即使入秋還是有炎熱的秋老虎,不少民眾長時間穿著鞋子,導致腳部悶熱潮濕,一不留意就讓黴菌上門入侵指甲,造成灰指甲!一名30多歲男性上班族,長時間穿著鞋子工作,上班時感覺腳底及腳趾甲周遭癢癢的,脫下鞋子一看發現自已可能感染香港腳,趕緊到藥局尋求協助,經藥師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黃軍瑋報導)乳癌是國人女性癌症頭號殺手,平均每46.6分鐘就有1名婦女罹患,台北榮民總醫院歷時一年半的時間整合「乳房醫學中心」,提供女性乳癌患者快速診斷、多科會診的醫療服務。「快速影像診斷」是台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的一大特色,高階影像診斷利器規格與國際同步,只要一天時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