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肺為抵禦外邪侵襲的第一道屏障  抗癌新武器! 召喚免疫大軍殲滅癌細胞

癌症是人類的奪命殺手!但您知道嗎?我們每個人身體都有癌症基因,幸好體內也都有一支「軍隊」專門對抗外來有害物質,好好提高自體免疫力,體內的「軍隊」才壯大,能夠有效捍衛自己健康細胞,帶您來瞭解抗癌新武器。

肺為抵禦外邪侵襲的第一道屏障 抗癌新武器! 召喚免疫大軍殲滅癌細胞

 

人體的免疫系統

生活環境中,恐危害人類健康的「敵人」無所不在,不管是接觸傳染、飛沫傳染、昆蟲和動物傳染以及飲水和食物傳染等,都可能形成病原感染,而免疫系統則是人體與生俱來最好的抗病軍團,人體的免疫防禦機制有分內外,外部就是皮膚、鼻毛及呼吸道纖毛、口咽黏膜等。

吳明珠中醫師表示,以中醫觀點來看,中醫學將人體的整體抗病和修復能力統稱為“正氣”,與五臟功能關係密切。

肺為抵禦外邪侵襲的第一道屏障 抗癌新武器! 召喚免疫大軍殲滅癌細胞

l   肺為免疫屏障:是抵禦外邪侵襲的第一道屏障。

l   脾促進免疫功能: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又是極為重要的免疫器官。

l   腎為免疫之本:中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正氣之根,決定先天稟賦的強弱,關係到正氣的盛衰。

l   中醫理論中,心理會影響生理,因此情緒的好壞,更是左右健康的重要因素,而肝臟可以有助於疏通情緒,反映情志(喜、怒、憂、思、悲、恐、驚)更做為病變的抗衡力。

l   心對免疫活動的調節:心居主導地位,心臟功能正常,其他臟腑功能才能協調正常,人體才能有效地抗病。

 

免疫系統的叛變

醫藥記者洪素卿表示,免疫系統生病大致分為兩大類,一是免疫反應太強,另一則是免疫低下。

肺為抵禦外邪侵襲的第一道屏障 抗癌新武器! 召喚免疫大軍殲滅癌細胞

免疫系統低下:

對於外來病原無法清除,就會反覆發生感染性疾病,例如:經常感冒、尿道感染或是腹瀉;另一種則是免疫系統太弱,無法清除體內突變的異常細胞,就會產生癌症。

 

免疫系統反應過強:

會在人體內產生發炎反應,大致分成兩種,一種是對外來抗原如花粉、粉塵等進行攻擊,稱為過敏;另一種則是對自己體內的抗原進行攻擊,稱為自體免疫,像是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疾病都屬此類。

 

《健康2.0》來賓也是藝人阿松有感而發的說,健康超重要,之前因兒子感冒傳染給全家,自己咳嗽咳很久,加上每天直播壓力太大,頭髮都白了,還有胃食道逆流的毛病,阿松的老婆,也感冒到現在都還沒好,真需要知道問題出在哪。《健康2.0》節目中,主持人鄭凱云點出,癌症,是「人造」疾病!其實是你的細胞叛變了

肺為抵禦外邪侵襲的第一道屏障 抗癌新武器! 召喚免疫大軍殲滅癌細胞

 

醫師蔡俊明表示,癌症不是外來的細菌或病毒的感染,癌症是細胞的病變與突變,大多發生在內臟器官,且會伴隨腫瘤增生,稱為惡性腫瘤,而另一種良性腫瘤,是人體內正常的細胞生成對生命不致造成危害;因此癌細胞與人體裡正常的細胞一樣,會有繁殖、分裂、死亡等過程,但是當人體器官出現狀況後,就可能會造成癌細胞的快速繁殖生長,並形成惡性腫瘤,這些細胞自行增長,脫離身體正常細胞生長的規律,形成轉移與擴散,使得人體器官功能都受到影響。

腫瘤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腫瘤的產生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長期暴露在不良環境中或者是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會使正常細胞「叛變」的機會增多。

 

例如:

  1. 長期暴露在紫外線的輻射下,會導致皮膚癌。
  2. 吸菸與肺癌、胰腺癌等腫瘤的發生有著顯著的關係。
  3. 長期進食紅肉,比如牛肉、豬肉等,有一定的致癌作用。
  4. 喜食刺激性食物(烈酒、醋、辣椒)等與食管癌的發病有著密切的關係。
  5. 性生活過早、性伴侶過多,易感染HPV病毒,導致子宮頸癌高發。

 

早期發現腫瘤,防癌體檢很重要!

記者洪素卿建議大家,一定要做防癌體檢,因為最近媽媽去做檢查發現腎臟長了一顆腫瘤,提醒男性、女性都要小心注意的大腸癌、肺癌、肝癌、胃癌、膀胱癌、腎臟癌、皮膚癌。

 

藝人阿松表示,自己有照過胃鏡跟大腸鏡發現有瘜肉,提醒自己再忙,也要固定去做健康檢查。

精彩節目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本周六02/04晚上21:00的《健康2.0》。A

相關推薦

前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對高端疫苗EUA提出質疑,更在8月初時向法院遞狀,聲請停止高端疫苗的EUA。昨(20)日遭到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駁回。根據法院駁回理由,法院認為,高端疫苗EUA是提供多一種選擇,「主管機關並未強制施打」,且EUA是經過專家會議並有公布會議紀錄、決策資訊,國人可以自行...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打疫苗已經是全民運動,在台灣,不少人都屬意接種mRNA疫苗,不過近日美國食藥署與歐盟藥品主管機關卻發現,施打BNT疫苗與莫德納疫苗,和心肌炎、心包膜炎之間可能有關聯性。那這類疫苗還能夠安心打嗎?國內醫師解析,這屬於極罕見的案例,因此從整體公衛角度,施打疫苗仍是利遠大於...

閱讀詳情 »

 方德昭/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主任、教授  民國104年2月18日,50歲的女士來本院腎臟科初診。她是一位慢性腎臟病第五期(腎絲球過濾率(eGFR) 8 ml/min,尿液的蛋白尿/肌酸酐:3.4,病因:慢性腎絲球腎炎)、且合併有高血壓和貧血。  因為其他醫院醫師告知她要開始洗腎,所以她來本...

閱讀詳情 »

記者李振麟/台北報導 當局已決定將限制延長至9月5日 The Guardian 韓國疾病管理廳(KDCA)資料顯示,疫情未有趨緩跡象,單日新增確診數破2,000例,嚴格的防疫限制因此再延長兩週。 目前韓國全國累計染疫人數達到232,859人,新增2,152起確診,為去年1月已來單日次高,自7月7日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