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癌治療應全面性考量

肺癌治療應全面性考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肺癌治療非常棘手,以往用藥成效不彰,直到2000年以後陸續有了第三代化學藥物問世,患者存活期可從平均6~9個月延長到12~14個月。在2000年初,醫界發現EGFR基因突變是影響肺癌的重要因子,陸續研發對抗EGFR的標靶藥物,標靶藥物比過去傳統化療的副作用明顯降低;然而,卻在接受治療後平均9個月會出現抗藥性,後續仍常需化學治療。現今免疫療法帶來抗癌新希望,主因為免疫療法能啟動自身免疫系統,透過體內健康細胞攻擊腫瘤細胞。許多專家學者們投入研究,探討若免疫療法能結合放射線療法、化學療法,是否能使肺癌有更全面性的治療成效。

最貴的不一定最有效 對症下藥才實在

馬偕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沈聲燁說明,舉凡藥物治療皆會產生副作用,肺癌以免疫療法也不例外,目前臨床出現的副作用包含皮疹、噁心、內分泌系統失調,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症狀,且免疫治療需篩選合適的病人,才能有較明確的療效。若經抽血與電腦斷層掃描檢測確認免疫治療失效,仍須化學治療;由於免疫治療尚未納入健保給付,半年花費逾百萬,但卻仍有患者深信「最新、最貴或自費的治療一定最有效的迷思。」

新一代化療副作用低 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沈聲燁醫師分享一位年約五十歲的何女士(匿名)案例,她於三年前罹患晚期肺癌,經檢測後確認無基因突變須經由化療,原先何女士與家屬聽聞化療一度感到擔憂,直到實際接受新一代化療後,才發現原來不如想像中令人恐懼,目前已持續治療長達三年。治療期間腫瘤狀況皆良好,腎功能也維持正常,更沒有出現嚴重掉髮、噁心等副作用,何女士目前仍正常上下班生活,亦保有體力規律運動,同事都佩服地說她的體能比公司同事都要好。

肺癌治療應進行全面性考量

沈聲燁醫師提醒,肺癌治療應先進行檢測,針對不同細胞型態,選出最合適的治療方式,患者及家屬在接收眾多治療資訊的同時,應先與醫療團隊擬定個人化治療策略,同時也要將患者年齡、體能狀況及經濟因素等納入全面性考量,才能將肺癌治療效益最大化,若民眾想了解更多關於肺癌的資訊,可透過「肺癌衛教網」查詢相關肺癌資訊。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8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50歲的癌末患者,生命即將終了,安寧病房的護理師教家屬精油按摩,幫病人舒緩疼痛感;2位兒子輪流幫癌末的爸爸輕柔按摩,藉由彼此肌膚的親密接觸,讓他們不再害羞,也勇敢向爸爸說我愛你,爸爸臨終時臉上帶著微笑。 安寧病房常使用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邱世哲表示,癌末病人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小baby經常會有流口水的情況,雖然長牙或是腸病毒入侵都會造成小baby流口水,但是,如果是細菌感染造成會厭軟骨發炎,也會因為吞嚥困難,而有流口水的症狀;醫師提醒,由於會厭軟骨炎嚴重時會出現呼吸道阻塞,家長要特別留意! 病況嚴重會堵塞住呼吸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去遊樂園玩雲霄飛車,不只刺激、好玩,說不定還可以幫助腎結石排出。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坐雲霄飛車可讓較小腎結石通過泌尿道系統、排出體外,降低後續腎結石阻塞風險。 坐雲霄飛車 幫助小腎結石排出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骨科醫學院泌尿科教授大衛‧華亭格表示,過去有些傳言說,遊樂園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般人以為肥胖、體重過重的人才會得大腸癌,事實上,身材纖瘦的人如果胰島素濃度增加,同樣面臨大腸癌威脅。歐洲一項研究發現,無論一個人身材肥胖或纖瘦,只要胰島素濃度異常增加,大腸癌風險就會上升。 胰島素濃度上升 增加大腸癌風險 研究學者認為,胰島素濃度上升,之所以會造成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