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肺癌治療訓練基地!林口長庚影像導引式胸腔鏡手術示範中心開幕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全台灣也是全世界肺癌治療的訓練基地就在林口長庚。

林口長庚影像導引式胸腔鏡手術示範中心今(21)日開幕,這個中心是長庚跨團隊多年努力的成果,這樣的成果也讓國際醫療大廠西門子指名作為西門子醫療全球胸腔手術示範中心。今後除了訓練影像導引式胸腔鏡手術人才,也將參與開發新醫療儀器與技術。

長庚胸腔外科2016年開始發展影像導引胸腔鏡手術,在複合式手術室中,可將病灶定位及手術切除無縫接軌一站式完成。在5年發展過程中,團隊和西門子合作,不斷優化流程,讓定位時間從20-30分鐘下降到10分鐘以內,並發展出多種影像定位策略。

目前已經可以做到根據病患體型、腫瘤特性,為每位病患量身打造專屬腫瘤定位切除策略。優化過程發表了一系列論文,發表數目在世界上佔比超過40%,治療方式多次被引用為治療指引。

林口長庚胸腔外科主任趙盈凱表示,肺癌連續十多年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首位,每年奪走近萬條人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最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的方法;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是目前唯一經科學研究證實能有效輔助篩檢肺癌的工具。透過低劑量斷層掃描篩檢,很多以往傳統X光很難發現的早期肺癌無所遁形。

然而,這些透過篩檢發現的早期肺癌多半非常微小,胸腔鏡手術由於器械的限制及缺乏實際手感,不利尋找微小腫瘤,因此過去的做法,病人需在術前透過斷層掃描攝影予以勾針或注射染料定位後,再進開刀房手術。

此步驟有幾個潛在問題,要讓斷層掃描定位與手術無縫銜接實務上非常困難,無論從X光室完成定位後轉到病房,或從病房轉送開刀房,都需要很多的等待時間,轉送過程中偶爾會發生勾針脫位及氣血胸等併發症,且由於定位是在清醒下進行,常造成病患心理及生理不適。

影像導引式胸腔鏡手術示範中心成立,讓長庚肺癌治療推向新紀元,並將台灣醫療技術推向國際舞台,成為醫界與產業合作的典範,也是全國與全世界致力於肺癌治療醫療人員的訓練基地。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小小孩高燒、四肢抽搐「中邪」了? 熱痙攣4大特徵家長必知

還沒打疫苗的注意! 疫苗注射後的「肩傷害」症狀有這幾項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11例COVID-19確診病例,分別為6例本土個案及5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個案分佈以新北市4例最多,其次為台北、桃園各1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6例本土病例(其中2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4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

閱讀詳情 »

昨天新北市新增14例,當中包含板橋醫療機構、新莊家戶感染,爆出2起群聚感染。今天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6例本土病例,其中新北市4例,確診數又大幅降回個位數,預計新北市長侯友宜將於下午3時召開防疫記者會進一步說明。更多消息請持續鎖定《民事快新聞》(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再次降至個...

閱讀詳情 »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4)日透過臉書批評高端EUA違反醫學倫理,質疑緊急授權的正當性,甚至還反問,「台灣為什麼沒有疫苗可以打?是誰讓台灣人沒有選擇?」對此,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表示,「既然大家遇到的困難都是一樣的,不如一起努力。」柯文哲昨(4)日在臉書上提到這幾天,臺北市防疫記者會必考題就是高端疫苗,他認為...

閱讀詳情 »

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指出,國內有6名個案發生「疫苗突破性感染」,也就是接種完COVID-19疫苗後,滿14天以上仍確診。莊人祥今表示,經過基因定序後,其中有三例檢驗出英國變異株,不是Delta變異株,且病毒量沒有特別高。莊人祥昨說明,接種完2劑未滿14天確診者,至今有3例;接種完2劑滿14天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