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肺癌連當41年「癌王」 12年來首見!台灣癌症死亡時鐘變慢3秒了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最新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出爐,衛福部今(18)日公布癌症(惡性腫瘤)一樣居冠,連續第39年高居國人死因第一名,肺癌依舊是台灣人最害怕的癌王。好消息是,去年被癌症奪命有5萬161人(前一年5萬232人)微降,「癌症死亡時鐘」每10分30秒有1人因癌症死亡,慢了3秒,亦為12年以來首次變慢。

防疫關頭,衛福部今年罕見沒有照慣例召開記者會,只以發布新聞稿方式,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統計。

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女性乳癌;前列腺(攝護腺)癌;口腔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與前一年比較,前列腺癌排名由第6名升至第5名、口腔癌則降為第6名。

衛福部指出,2020年國人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61人(男性3萬250人,女性 1萬9911人),占總死亡人數的29%,比前一年微降0.1%(減71人),為自 2009年以來首次反增為減,近10年平均年增率為1.9%。

前十大癌症死因若進一步以性別觀察,男、女性的第一大癌症死因均為肺癌,男性第2與第3順位癌症死因為肝癌與結腸直腸癌;女性則為結腸直腸癌與乳癌。十大癌症死因中男、女性死亡率差距較大者為口腔癌。

衛福部分析,肺癌及肝癌已連續41年排名前2名,最新十大癌症中前列腺癌排名由第6名升至第5名、口腔癌則降為第6名,其他主要癌症排名不變。長期觀察,前列腺癌、胰臟癌、卵巢癌排名往前,胃癌排名往後。

另外,癌症死亡人數多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占8成6;癌症死亡人數增加以 65到74歲及85歲以上最多。

衛福部強調,2020年平均每10分30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癌症死亡發生時鐘」較前一年的10分27秒慢3秒,為11年以來,癌症死亡發生時鐘首次變慢,不過衛福部說,癌症死亡人數只是微幅下降,並不代表趨勢往下,只是短期的人數高高低低變化。並呼籲民眾多加利用糞便 潛血、口腔黏膜、乳房攝影及子宮頸抹片檢查, 以落實早期發現、早期 治療的癌症防治政策

照片來源:衛福部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十大死因「癌」連39年榜首 防疫效應!死亡數負成長、肺炎奪命減1成

女性注意!陰道滴蟲感染藥驚傳變色 福元「得利根糖衣錠」回收9萬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第三輪截止登記,今日起第6、8、9、10類及48歲以上(197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民眾,約170萬人陸續收到簡訊。不過有網友指出,自己非上述種類對象,年齡也才20、30歲,但還是收到預約簡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下午2時召開記者會,由指揮官陳時...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端疫苗昨獲食藥署准予緊急使用授權(EUA),僅「1票不同意」通過,外界頻頻拿美國FDA全程轉播為例,質疑國內EUA審查淪為黑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0)日回應,自己早在事前就公開說過「沒有辦法公開」,至於不公開是因專家學者都不喜歡被獵巫、基本上都希...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 李新琳/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可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國內新增2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8例本土及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依目前趨勢圖,相對的疫情可以控...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6月9日到7月9日打過第一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的人可以打第二劑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0)日下午正式宣布「時間到了!」在該段時間內接種過第一劑莫德納疫苗的第一類到第三類對象及孕婦,即日起開放接種第二劑。 陳時中表示,只要是在6月9日到7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