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胃潰瘍八成有幽門桿菌 徹底清除免罹癌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在台灣,感染幽門桿菌的機率約為54%,多為經口感染為主;醫師提醒,雖然感染幽門桿菌不一定會造成潰瘍,但若罹患消化性潰瘍,占50%至80%患者都有可能會感染幽門桿菌,最好的治療方式仍需將幽門桿菌清除乾淨,才能有效降低好發潰瘍等疾病的機率。

郭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張育霖指出,幽門桿菌之所以與潰瘍有關,主要是因幽門桿菌分泌的毒素等物質會侵蝕胃黏膜,進而造成胃炎,長期下來,就會好發消化性潰瘍、黏膜相關淋巴組織腫瘤,甚至胃癌等疾病。

儘管經由抽血檢測出感染幽門桿菌,也有人也並未進入潰瘍階段,仍須進一步診斷才能確診。張育霖說,許多感染幽門桿菌的患者,常會要求醫師開潰瘍藥,其實幽門桿菌感染者,罹患消化性潰瘍的機率僅占10%以上。

不過,醫師張育霖進一步說明,雖感染幽門桿菌不一定會造成潰瘍,但若罹患消化性潰瘍,占50%至80%的患者都有可能會感染幽門桿菌,最好的治療方式仍需將幽門桿菌清除乾淨,才能有效降低好發潰瘍等疾病的機率。

尤其WTO將幽門桿菌列為具致癌性質,民眾更不能輕忽嚴重性;張育霖說,若患者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或阿斯匹靈等藥物,就可能會大幅提高罹患消化性潰瘍的風險,必要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接受幽門桿菌檢驗,給予清除治療較為妥當。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358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近期氣溫逐漸下探,北部民眾首先感受到一股溼冷氣息,南部氣溫也將漸漸降低,不少人選擇洗個熱水澡驅寒,或回家前吃個火鍋,也能暖和身體,但急診科醫師提醒,到了冬天因一氧化碳中毒緊急就醫事件會明顯增加,不但致命機率高,也有類似失智症狀風險,如果在高風險環境突然感到暈眩,必須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穿戴裝置準不準,國家開啟認證機制!對運動愛好者而言,穿戴裝置相當重要,特別是心跳速率數據,是判斷運動成效重要依據,但市面商品琳瑯滿目,監測數據是否準確,一般消費者很難得知,教育部體育署與工研院合作,推動認證計畫,能作為民眾購買依據外,也是設置「科技體適能檢測站」重要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氣象局發出訊息,周五前北部與東北部都是溼冷天氣,雖然周末天氣稍微回穩,但下周一開始,臺北市最低溫度恐怕下探15度。許多人最近感受到明顯寒意,下班回家洗個熱水澡是許多人的取暖方式之一,但水溫太高或洗澡時間太長,都有可能導致皮膚損傷,引發乾癢等不適症狀,取暖不成反倒增加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