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胰島素三大迷思 團體衛教助破解

胰島素三大迷思 團體衛教助破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福部所公布的最新十大死因結果顯示,糖尿病已躍升為第四,要比前一年第五名往前升了一名,2012年,20歲以上因糖尿病而使用藥物治療的比率是8.8%,占全國總人口數的6.6%。2013年底合理推估台灣應有近200萬糖尿病人,其中約20~25%未被診斷出或未接受藥物治療。糖尿病威脅到如此多人的健康,尤其在高熱量西化飲食、少運動的生活習慣下,患者的人數有增加及年齡有逐漸下降趨勢。

花蓮北國泰聯合診所主治醫師羅有義依實證醫學證據指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若長期控制不理想時,會引起許多負面影響,包括急性併發症如糖尿病酮酸中毒、高滲透壓高血糖症,此時會有生命危險;慢性併發症則包括神經病變,大血管病變會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小血管病變則會影響眼部、腎臟導致失明及需洗腎。因此,好好控制糖尿病以避免併發症相當重要。

目前糖尿病的口服藥物已有九大類,患者需注意使用上的限制。羅醫師提醒,孕婦絕對不可服用口服降血糖藥物,因會影響到胎兒,孕婦用藥需採取施打胰島素;口服降血糖藥物使用劑量及種類需依患者之肝臟、腎臟及心臟功能作調整,否則因代謝藥物問題,將導致藥物副作用增加。另外,老年人因身體代償機能減退,更易造成低血糖,不可不慎。

許多人對於注射胰島素會退避三舍,羅醫師歸納三大迷思(錯誤觀念),包括1.病人認為糖尿病病情惡化才需使用胰島素,2.胰島素治療會上癮,3.擔心施打胰島素不方便及施打時疼痛等,這些都是誤解。

羅有義醫師進一步解釋,因為每個人體內都會分泌胰島素,糖尿病就是身體所需胰島素不足,胰島素這種荷爾蒙可以幫助血糖進入細胞裡,讓細胞利用。施打胰島素只是用來補充體內分泌胰島素的不足,並不代表病情惡化,當然也不會有上癮的問題,而胰島素筆針外型就如同一支筆,外觀輕巧美觀,有隱私性,因生物科技之進步,胰島素注射僅需一天一次,且針頭極細,所以注射時,幾無疼痛感,使用上也相當方便。

羅有義醫師也提到,其實糖友們在求診時,不一定要捨近求遠,因為到大醫院看診,往往需要花費半天以上的時間。而社區醫療系統,就醫方便性及可近性大幅度優於醫院,且糖尿病照護醫師需經衛生局考試認證才核發證書,且每年需接受糖尿病新知之繼續教育,所以服務品質方面民眾可安心。

有加入衛生局糖尿病照護網之社區醫療院所,除提供專業的醫療照護,並且定期舉辦團體衛教活動,提供專業的糖尿病新知與胰島素的相關常識與衛教;活動中,透過參與的病友間互相交流,一方面可讓糖友們了解胰島素注射的成功控糖經驗,另一方面,也可學習糖尿病自我管理,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與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689

相關推薦

女性來月經,其實也是一個最佳排毒的過程。新加坡醫學專家發現:月經期間,女性體內會分泌一種比細胞單位更小的蛋白質——酵素。它能分解日體內毒素,讓血液由酸性向弱鹼性轉變,幫身體有效排毒。 經期吃什麼排毒 1、開水 美國健康專家雪蘭登‧格林說,經期適量飲水對身體排毒有很大幫助,建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糖尿病一定要到大醫院治療嗎?離家近的診所也可以有完善的照護!一名30歲的謝小姐罹患糖尿病,體重高達80公斤,原本在大醫院治療,但必須舟車勞頓耗時費力,後來轉到住家附近的診所就醫,透過定期衛教課程,學習控制血糖,並遵照醫囑治療,一年後糖化血色素降至7%以下,除了穩定血糖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中1名高齡婦女求子多年,也曾做過試管嬰兒,卻仍無消息,直到某次轉診至醫院後,經由針灸協助下,總算順利懷孕;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何彥秉指出,透過針灸在試管嬰兒療程進行,對於不易懷孕或曾治療失敗的不孕症患者,都能有效提高懷孕率百分之53。許多女性隨著年齡增...

閱讀詳情 »

有些食物適合在晚上吃,有哪些美顏食物是晚上吃更好的呢?? (本圖為示意圖 與本文無關) 納豆 納豆中富含一種名為“納豆菌”的酵素,可以溶解血栓,吃一次納豆效果可以持續10~12個小時,所以對於血栓病患者非常有效。血栓也是引發腦梗塞的重要原因。而且,容易形成血栓的時間帶是人體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