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胰臟癌佔死亡率第8位 多好發中老年人

胰臟癌佔死亡率第8位 多好發中老年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胰臟癌是十大癌症死亡率第8位,且每年罹患胰臟癌的人數有逐漸增加趨勢,主要因早期並無任何症狀,許多病患發現時都已是晚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王璞指出,胰臟癌多好發於中老年人,致病機轉不明,但已有相關研究指出恐因某些因素增加風險,像基因、飲食習慣、糖尿病、肥胖以及有胰臟癌家族病史等,罹患胰臟癌機率較高。

手術治療胰臟癌 術後5年存活率不到15%

檢查上,得透過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查,才能有效找出病灶,也可安排做內視鏡超音波,以胃鏡方式深入胃部,在靠近胰臟位置做超音波,準確率比一般超音波高;王璞醫師表示,晚期患者可接受放射線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或標靶藥物治療,但效果有限,且接受手術者,術後5年存活率不到15%,無法手術切除者,5年存活率低於5%。

出現黃疸現象 恐是胰臟出問題

王璞醫師說明,胰臟具有內分泌功能,能製造胰島素以控制血糖,因此若糖尿病患血糖控制良好,卻突然飆升,就要懷疑是否胰臟長腫瘤導致,民眾也可觀察排便時是否有浮出一層油,因當胰臟出問題,就是使消化酵素無法正常運作,導致油脂難以分解,此外,若腫瘤靠近胰臟頭部,就會壓迫膽管造成阻塞,出現黃疸現象,這時較有機會早期發現。

養成健康生活型態 降低罹病風險

若長在其他部位的胰臟癌,多數病患僅有上腹悶痛、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容易誤以為是腸胃問題,反而導致較難發現;王璞醫師呼籲,平時除了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型態,且定期做健康檢查,若為高危險族群,則建議應進一步接受抽血、超音波檢查,儘早發現病症,才能避免症狀加劇。

【延伸閱讀】

卵巢癌治療突破 PARP抑制劑降復發

第一線藥物出現口服選擇 助多發性硬化症病友擁抱病後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0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衛福部宣示2025年根除C型肝炎,高盛行的偏鄉與原鄉被視為第一優先。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配合官方推動「山地型原鄉C型肝炎完治試辦計畫」,安排民眾篩檢並追蹤治療。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宣布,今(108)年高雄市桃源區已率先達成九成九篩檢率、九成五治療率的好成績,成為台灣第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台灣十大癌症 大腸癌連續11年位居榜首台灣美食千百種,隨著民眾越來越習慣西化的飲食,同時也記得千萬要慎防大腸直腸癌。據衛福部十大癌症最新統計,大腸癌居然已經連續11年居冠。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戴承正主任表示,很多病人都是症狀嚴重時才就醫,超過三成病人發現時都已...

閱讀詳情 »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比例的攀升使得長輩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人體器官一旦老化,許多疾病便伴隨而來,肌少型肥胖症(SARCOPENIC OBESITY)即是因年齡增加所導致的生理機能衰退,不僅提高罹患慢性病的風險,當肌肉流失影響身體維持能力,也可能使患者逐步走向失能。 肌少症是高齡族群常...

閱讀詳情 »

案例是1名50歲男性,因視力模糊且看東西時物體出現扭曲變形的情況前來就診,檢查後診斷為黃斑皺褶。另1名55歲女性,主訴起初視力模糊偶爾扭曲不以為意,直到症狀更加明顯才緊張就醫,檢查診斷後是為黃斑皺褶且腫脹嚴重。醫師提醒,當視力變模糊,或影像、物體變形扭曲時,要小心可能是黃斑皺褶的症狀! 書田診所眼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