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胸主動脈創傷致死率高 主動脈內支架血管置放手術救一命

胸主動脈創傷致死率高 主動脈內支架血管置放手術救一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胸主動脈創傷是屬於危及生命的急症,又僅次於頭部外傷、第二高的鈍銼性胸部外傷死因。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吳依璇指出,胸主動脈創傷是重大外傷中的隱形炸彈,必須早期警覺並及時治療,臨床上常見於車禍之後的多重外傷,根據國外醫學文獻統計顯示,8成胸主動脈創傷病人到院前死亡,僅2成能進到醫院接受診斷及治療。

24歲男車禍胸主動脈創傷 醫即時手術救回一命

一名24歲男性,因騎車時不慎與汽車擦撞,不僅摔落飛離機車兩公尺遠,同時安全帽也脫落,緊急送醫時血壓只有72/42mmHg、心跳每分鐘為145次,且呼吸淺快、頭部及四肢多處鈍挫傷和右大腿變形。吳依璇醫師表示,經檢查發現患者降主動脈假性動脈瘤破裂造成主動脈大量出血,得緊急進行手術,所幸經主動脈內支架血管置放手術後,生命徵象穩定。

主動脈內支架血管置放手術 傷口小恢復快

吳依璇醫師說明,過去治療胸主動脈創傷,僅能接受傳統側開胸手術進行主動脈置換,但不僅傷口大,術中得注射較大劑量的抗凝血劑,加上多重外商情況下,恐使其他受傷部位嚴重出血,目前已能透過主動脈內支架血管置放手術,藉由在患者腹股溝劃開一個小傷口,以特殊導管進入病人股動脈內,在複合式手術室的血管攝影輔助下,以各種導線導引置入支架血管以覆蓋掉主動脈創傷處,挽救病患寶貴性命。

胸主動脈創傷隱形炸彈 騎車開車安全優先 

主動脈內支架血管置放手術具有傷口小、手術時間短、恢復快等優點,已取代傳統側開胸手術,是目前病患的首選方法,且健保也有給付。吳依璇醫師強調,胸主動脈創傷即使能活到進急診室,仍有可能因一個咳嗽就瞬間造成主動脈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因此預防甚於治療,無論騎車開車都以安全為優先。

【延伸閱讀】

多發性硬化症持續治療莫鬆懈 施打新冠疫苗可增強保護力

揮別男性更年期 熟男下半場重拾活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7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對於現代人來說,糖尿病並不陌生,但你可能不知道,這種疾病真正可怕之處不在糖尿病本身,而在於長期的血糖增高或不穩定而引發的併發症!就曾經有位罹患糖尿病的吳小姐認為自己年輕,就忽略定期檢查,結果竟出現眼網膜病變以及腎病變。近年來,糖尿病患者與日俱增,開業醫聯合診所林泱汝衛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39歲的陳小姐,今年3月開始,月經多得像血崩、經常頭暈,原來是子宮內長了2顆肌瘤,以及1顆卵巢腫瘤,害她嚴重貧血;醫師考量病患尚未生育,以達文西機械手臂切除肌瘤、腫瘤,月經過量問題終於改善。子宮肌瘤 造成經血量暴增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婦產科主任陳國瑚指出,經由超音波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頭頸癌以放射治療為主,而人體五官眼、耳、鼻、口、舌,都位於頭部,只要治療範圍稍有誤差、放射劑量過高,都可能發生嚴重後遺症。醫師強調,治療前必須精確標示正常器官位置及腫瘤範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器官損傷。頭頸部器官精密 放射治療易損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放射腫瘤部主任鄭鴻鈞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隨著年齡增長,子宮肌瘤發生率也隨之增加,不少中年婦女早已完成生育任務,不想再忍受子宮肌瘤的種種症狀,以及避免日後一再復發,於是選擇將子宮連同肌瘤一起切除;但是這個決定會帶來哪些副作用呢?女性荷爾蒙刺激 子宮肌瘤越大越多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童寶玲表示,子宮的功能為孕育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