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能量飲成青少年新寵? 統計:逾半出現不良反應

能量飲成青少年新寵? 統計:逾半出現不良反應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能量飲料近來成為台灣飲料市場新寵,除了超商、大賣場,在運動中心、電玩動漫展、電競比賽等場合也常見能量飲料贈送試喝。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於7至8月間調查24款能量飲料,每款皆含有咖啡因,其他常見的成分還有牛磺酸、合法興奮劑(如瓜拿納)、維生素B群等;大部分會以汽水形式販售,加入二氧化碳、果汁香料、糖或其它甜味劑,使口味合乎消費者喜愛。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明,咖啡因是1種中樞神經興奮劑,來源有咖啡豆、茶葉或可可豆,也會從瓜拿納或瑪黛茶等天然物中萃取而得。長期攝取咖啡因容易影響青少年和兒童還在發育的腦部及智力,使睡眠品質降低、活動力下降,造成心悸、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建議孕婦、哺乳婦女、幼童、高血壓、胃腸疾病、腎功能異常患者應避免喝含咖啡因的飲品。

 

牛磺酸是維持腦部運作的重要物質,存於魚貝類、肉類等動物性食物中,以海鮮類含量最多。人體中所含的牛磺酸約占體重的0.1%,當進行長時間活動,體內的牛磺酸會被消耗,身體就會感到疲倦、頭暈、精神不振、記憶力下降,但只要補充牛磺酸就能獲得改善。

 

此外,因維生素B6是幫助胺基酸合成與分解的輔酶,若人體內有足夠的維生素B6,身體就會開始製造牛磺酸,故維生素B6和牛磺酸常被添加於能量飲料中。許惠玉解釋,能量飲料成分中的維生素B群為水溶性,可加強體內循環代謝、協助心臟和腦部運作,未被腸道吸收的部分可藉由尿液排出體外,較不會產生副作用。

 

董氏基金會於8月針對國中至大學的青少年進行「台灣年輕族群攝取能量飲料現況」網路調查,共獲得303份問卷,結果顯示約6成年輕族群喝過能量飲料(男性58%、女性42%),其中有6成5沒注意喝下哪些成分內容;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引述2018刊登於加拿大醫學協會雜誌的研究,調查2055位12至24歲青少年,發現超過半數(55.4%)年輕族群喝了能量飲後曾出現過至少1次的不良反應,包括心跳加速、睡眠障礙、頭痛、噁心、嘔吐、腹瀉、胸痛等。

 

許惠玉提醒,能量飲料是含有興奮性物質的飲料,或許能短暫提振精神狀態,但若感到疲憊就是身體在提醒我們該休息了,與其攝取能量飲料來提升「能量」,不如先喝足白開水,因為身體缺水時的第1個反應就是疲累。另外還有許多即時提神的方法,如:做伸展操、小睡片刻、規律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運動時會促進多巴胺、血清素、正腎上腺素的分泌,這3種神經傳導物質對學習、情緒穩定以及注意力都相當有幫助。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現代人壓力沉重,憂鬱症患者眾多,如果病情已經到了重度階段,對藥物治療的反應通常不理想,必須持續住院。目前衛生福利部核可「經顱磁刺激」作為難治型憂鬱症的第一線治療,提供患者藥物治療之外的選擇。   什麼是「經顱磁刺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今天是西洋情人節,想好要送親愛的伴侶什麼禮物了嗎?親手做的禮物最能表達心意!快來跟聯安健康廚房甜點主廚黃惠敏學做今年最夯的「無麩質巧克力愛心米蛋糕」,特地選用無麩質材料,讓對麩質過敏的朋友也能放心享用,口感類似瑪德蓮、甜而不膩的巧克力蛋糕,只要幾個簡單的步驟,就能在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武漢肺炎的病例當然在中國大陸最多,然而讓人最意想不到,病例數第二高的「場域」,不是國家或地區,而是郵輪「鑽石公主號」。統計至2月13日,船上病例數高達218人,並且傳出檢疫官染病,目前是日本防疫的心頭大患。船上台灣乘客不斷用網路向台灣政府求救,希望能接回台灣檢疫與隔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寒冷的天氣,朋友相約吃熱呼呼的火鍋、公司聚餐、大小聚餐不斷?千萬別仗勢年輕而「百無禁忌」的吃!過量加工或高糖、高脂肪除了會增加肥胖、心臟病及糖尿病的風險,也和憂鬱情緒有關連!根據2019年10月發表於線上《PLOS ONE》研究指出,減少攝取加工食品,增加水果、蔬菜、魚和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