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脫離呼吸器在病床上也要運動 平時保養兩件道具很重要

脫離呼吸器在病床上也要運動 平時保養兩件道具很重要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打從一出生人就開始呼吸到離開那天,每天吸氣吐氣其實相當不簡單,因為它必須動用到身體許多肌肉協助胸腔的擴張與縮小。對長期藉由呼吸器維生的病患來說,很有可能因為缺乏反覆訓練,就「忘記」怎麼呼吸了。事實上,即便在使用呼吸器的當下,也記得要透過身體不斷地訓練,才能漸漸恢復自主呼吸能力。


吸與呼交替間肌肉扮演重要角色 藉由腹式呼吸來練習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北醫附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施崇鴻表示,呼吸會用到身體許多肌肉,吸氣時橫隔肌擴張,外肋間肌也會出力,讓胸腔打開吸入空氣吐氣(呼氣)時,會用到內肋間肌、腹外斜肌、腹橫肌、腹直肌,當呼吸功能不佳時就要訓練這些肌肉的強度。


施崇鴻接著說,腹式呼吸是比較好的練習方式,吸氣時肚子會感覺到漲大,吐氣時肚子會感覺到縮小,特別在呼吸鍛鍊時,吐氣要慢且平緩。可以想像自己在游泳時,在水裡慢慢吐氣,覺得氣快不夠時把頭抬出水面,快速大吸一口氣。在呼吸物理治療裡常見的吸氣閥式呼吸訓練器,就是採取類似原理。

 

呼吸困難又不運動陷入惡性循環 使用呼吸器也要訓練肌肉 


施崇鴻強調,即便因肺部疾病住院的患者,也應該多多活動。在臨床治療中,使用呼吸器的病人最好都能稍微活動,像是坐在病床上活動,每天坐起2至3次,把雙腿垂出床邊,下床站起或是原地踏步、行走都是很好的練習。


施崇鴻補充,規律運動與訓練能夠維持呼吸所需肌肉強度,也能讓氣管擴張,幫助纖毛推送黏液運送量增加,就算是病人也應在專業醫療評估下,保持一定活動,如果覺得因病呼吸困難就不運動,肌肉會更加萎縮,呼吸也更困難,漸漸演變成惡性循環,所以持續訓練很重要。


運用專門器材進行呼吸訓練 年長者更需每天練習


施崇鴻表示,呼吸物理治療常見的「吸氣閥式呼吸訓練器」,就是先將其調整到適合的強度,接著咬住咬嘴後,採取快吸慢吐方式,吐氣要緩且平穩。施崇鴻說,規律有氧運動也非常重要,建議每周能夠2至5次,每次20至60分鐘,運動強度在最大功率60%,讓大肌肉群都能活動到,像是慢跑、健走、跳繩這些運動都很好。


施崇鴻補充,對於年長者來說,「三球式呼吸訓練器」也是非常好的訓練工具,嘴巴咬著連接管呼吸,吸氣時讓訓練器內3顆球飄起,當肺部吸飽氣稍微憋住,清醒時每小時至少做6至10次,通常可以在5分鐘內做完。施崇鴻補充,自己90多歲的母親,每天能夠連續做100下以上,長輩們也不妨試試。


更多NOW健康報導
▸民進黨創黨元老朱高正大腸癌病逝 「腸」保健康5技巧
▸B型肝炎多數無症狀 長期反覆發炎恐肝硬化、肝癌上身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臨床上,常見腿部痠痛的患者,出現足底發麻,且伴隨灼熱感等現象,甚至嚴重無法行走,且許多患者會懷疑自己是否是末梢循環出現問題;物理治療所院長陳俞州指出,其實腿部若出現痠痛、腳麻等現象,主要是因血管或神經出問題兩種因素所導致。若為血管引起的腳麻,恐和糖尿病與動脈硬化相關;陳俞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1名30多歲婦人,長期經期不順,近來逐漸出現禿頭、肥胖等現象,甚至開始有腳毛變長等男性特徵,進一步檢查後,醫師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大林慈濟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洪英俊指出,多囊性卵巢症屬於內分泌失調疾病,主要特徵就是男性荷爾蒙會逐漸提升。這名婦人的經期常常幾個月正常後,又會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對不少夫妻來說,適度的性愛有時不只能增進生活情趣,還能增進彼此的感情。而以往大家習慣的行房時間,大多是下班洗完澡後、或是就寢前;婦產科醫師指出,晨間性愛可以減少女性陰道感染的機率!今年南加大發表的醫學研究指出,晨間性愛好處多多,不僅可以增加免疫球蛋白IgA,降低感染疾病發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大家都知道,減肥的要訣在於晚餐,很多人甚至會以「過六不食」的方式減肥。營養師指出,只要不影響睡眠,晚餐不吃其實是很好的減重方式;但倘若不吃晚餐就會餓得睡不著的話,只要謹記少油、少熱量、少澱粉的要訣,減肥,一點都不難。開業減重診所楊承樺營養師表示,晚餐不吃確實可以避免脂肪悄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