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中風患者 後期照護成效大

腦中風患者 後期照護成效大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隨著台灣老年人口增加,據統計,65歲以上老人,每15人就有1人中風。而且有越來越多中風患者,治療後出現失能情形,必須面對漫長的治療和復健過程。為解決類似問題,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推動急性後期照護計畫〈簡稱PAC〉,提供患者到離家最近的醫院住院復健。大千醫院特別於去年3月成立「腦中風急性後期PAC照護病房」,提供苗栗地區患者更多照護。

大千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黃啟瑞指出,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是希望在治療黃金期內,給予患者立即且積極性的整合照護,幫助患者恢復功能並強化獨立自主能力。此外,PAC照護病房可健保給付,可減少後續住院費用,減輕負擔。截至2015年3月,大千醫院已經協助32位患者順利復健,參與計劃的其中三位病友透露,過去因腦中風造成肢體無力,不方便行走,在接受醫療計畫後,已能獨立行走、生活自主。

至於申請PAC照護的條件,黃啟瑞說,只要是急性中風的患者,一個月內經醫師評估屬於輕度至中重度功能障礙,並經PAC團隊判斷具積極復健潛能者,病情穩定後即可參與。PAC照護計畫以脫離急性期,並進入PAC病房起的3~6周為原則,計畫後期社工師將到病房訪視,提供社福資源和協助出院。對於計畫返家的患者,也會幫忙居家生活的安排和環境勘查。

大千綜合醫院復健科醫師張筱君透露,PAC計畫的復健治療,包括物理、職能和語言治療。物理治療含行走、平衡本體感覺、肌耐力及動作控制訓練;職能治療以手部功能及日常生活訓練為主;語言治療則訓練口腔動作、吞嚥、溝通及理解能力。與傳統復健最大的差異是,PAC患者每日會進行3~5次復健,傳統復健僅1~2次,密集度提高,更有利患者康復之路。想了解更多PAC照護計畫,可電洽〈037〉357125轉77001。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61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憂鬱症已被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視為新世紀三大疾病,全球超過4%的人為憂鬱症所苦;一旦有憂鬱症狀,不論輕重,都會影響生活品質。 針對憂鬱症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民眾,草屯療養院院長簡以嘉表示,過去藥物難治型的憂鬱症,若接受最新核准、非侵入性且安全的憂鬱症生理治療方式—重複經顱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去(107)年7月,由於國際人用狂犬病疫苗貨源供應短缺,疾管署限縮施打狂犬病疫苗條件。但疾管署近日指出,目前供貨量穩定,依照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會議決議,除台東錢鼠之外,開放遭野生哺乳動物咬傷都可公費施打疫苗,而民眾遭貓狗咬傷也可自費施打。疾管署防疫醫...

閱讀詳情 »

  現代人由於長時間不當姿勢、肥胖、高齡甚至是糖尿病,都有可能會造成坐骨神經痛。康禾復健科診所院長蔡定達醫師表示,遇到坐骨神經痛也別驚慌,一般來說透過保守治療配合耐心復健、觀察,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根治的。   蔡定達醫師說明,坐骨神經痛是由於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症、脊椎滑脫症,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一名46歲女性,有長期經血量多及經痛的問題,近日因症狀加劇前往柳營奇美醫院求診,經診斷為子宮體肌腺症,超音波評估子宮大小約14.5公分,婦產科主治醫師何坤達決定為她進行經陰道自然孔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所有步驟完全經陰道以腹腔鏡手術完成,術後幾乎沒有疼痛感,隔天拔除尿管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