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麻童人生遍布荊棘 中西醫合療開啟一扇窗

腦麻童人生遍布荊棘 中西醫合療開啟一扇窗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剛滿一歲的欣欣,因出生時難產時的缺氧性病變,造成腦性麻痺。從去年八月開始在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兒科主任楊成湛門診接受針灸、中醫捏脊按摩、中藥配合復健的中西醫合療模式,治療三個多月後肌張力異常與肢體協調性有明顯進步,同時食慾差與便祕也改善許多。

兒童大腦具可塑性 針灸+穴位按摩有助改善腦循環

腦性麻痺是大腦在發育未成熟前,因某些原因造成某些腦細胞受到傷害或病變,所引起的運動機能障礙,常合併語言溝通及智能與學習發展上的多重障礙。楊成湛表示,兒童大腦具有相當的可塑性,依中醫經絡循行理論,以針灸百會四神聰、手三里、合谷、足三里、太衝與捏脊督脈、膀胱經與按摩經絡經穴,可以改善腦部循環,促進肌肉及神經末梢的功能,放鬆肌肉張力,增加運動能力,改善腦麻病童的肌肉張力、增強肢體活動度,並輔以中藥如杜仲、遠志、白朮、茯苓等來醒腦開竅、開脾健胃。

健保納入給付 符合3狀況得以加入

此外,健保局推出「小兒腦性麻痺中醫優質門診照護計畫 」,讓腦性麻痺孩童能在健保給付範圍,獲得更完善的中醫醫療照護。此計畫經由西醫門診確診為小兒腦性麻痺病患、或外院轉診確診為小兒腦性麻痺病患,年齡區間限定為2-12歲。可透過小兒科或復健科門診轉介約診加入此計畫。

中西醫合療擴大應用範圍 自閉症、遲緩兒重燃希望

楊成湛說明,除接受西醫常規復健治療外,每週針灸治療次、每次約三十分鐘後,並回家進行中藥藥浴,結合西醫復健、中醫針灸、中藥藥浴之三合一中西醫合併共照治療,而這種中西醫合療模式也應用於其他自閉症及發展遲緩的病童,希望透過中西醫共同照護模式,來提供花東地區的病童們更完善的中西醫合療照護模式。

【延伸閱讀】

體能不佳!年長乳癌患者想放棄 節拍式口服化療續命

癌症免疫療法療效看得見 醫:健保給付應遵國際準則

體能不佳!年長乳癌患者想放棄 節拍式口服化療續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6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師,我最近一直流汗,結果發現身體跑出一塊一塊白白的斑塊,我是不是得了白斑?」、 「醫師,我最近蕁麻疹發得很厲害,究竟是為什麼?」天氣炎熱,所以流很多汗造成白斑嗎?還是其實是汗斑呢?蕁麻疹夏天就會發得比較厲害嗎?輕微汗斑不治療也會改善 保持乾燥透風為上策國泰綜合醫院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醫師,我刷牙時間都很久,為何還是會得牙周病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齒顎矯正科專任主治醫師陳德星表示,牙周病引起的原因常與無法維持良好的清潔習慣有關,特別是使用慣用手刷牙易造成同一側牙齒沒有刷乾淨的問題。因此預防牙周病最佳的方式是做好口腔清潔及定期檢查。如有觀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肝癌是國人第二大癌症死因,每年約有5,000人因「B型肝炎導致肝癌」而失去性命。不過目前仍有多數人對於B肝存在迷思,包括「蚊子叮咬會傳染B肝」、「與B肝家人共餐會被傳染」等,許多觀念必須導正,臺大醫院內科醫師蘇東弘也指出,目前台灣約有220萬名B肝帶原者,卻有高達近4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人聽到要接受大腸鏡檢查,常會擔心出現不適症狀,如今大林慈濟醫院第11年所推廣的創新的換水大腸鏡檢查已能取代傳統充氣式的檢查方式,根據多年研究發現,不僅能有效降低六成一的病患疼痛度,且九成患者無需麻醉,其中也發現能提高在右側大腸瘜肉的發現率16%,發現腺瘤的比率也較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