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麻童人生遍布荊棘 中西醫合療開啟一扇窗

腦麻童人生遍布荊棘 中西醫合療開啟一扇窗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剛滿一歲的欣欣,因出生時難產時的缺氧性病變,造成腦性麻痺。從去年八月開始在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兒科主任楊成湛門診接受針灸、中醫捏脊按摩、中藥配合復健的中西醫合療模式,治療三個多月後肌張力異常與肢體協調性有明顯進步,同時食慾差與便祕也改善許多。

兒童大腦具可塑性 針灸+穴位按摩有助改善腦循環

腦性麻痺是大腦在發育未成熟前,因某些原因造成某些腦細胞受到傷害或病變,所引起的運動機能障礙,常合併語言溝通及智能與學習發展上的多重障礙。楊成湛表示,兒童大腦具有相當的可塑性,依中醫經絡循行理論,以針灸百會四神聰、手三里、合谷、足三里、太衝與捏脊督脈、膀胱經與按摩經絡經穴,可以改善腦部循環,促進肌肉及神經末梢的功能,放鬆肌肉張力,增加運動能力,改善腦麻病童的肌肉張力、增強肢體活動度,並輔以中藥如杜仲、遠志、白朮、茯苓等來醒腦開竅、開脾健胃。

健保納入給付 符合3狀況得以加入

此外,健保局推出「小兒腦性麻痺中醫優質門診照護計畫 」,讓腦性麻痺孩童能在健保給付範圍,獲得更完善的中醫醫療照護。此計畫經由西醫門診確診為小兒腦性麻痺病患、或外院轉診確診為小兒腦性麻痺病患,年齡區間限定為2-12歲。可透過小兒科或復健科門診轉介約診加入此計畫。

中西醫合療擴大應用範圍 自閉症、遲緩兒重燃希望

楊成湛說明,除接受西醫常規復健治療外,每週針灸治療次、每次約三十分鐘後,並回家進行中藥藥浴,結合西醫復健、中醫針灸、中藥藥浴之三合一中西醫合併共照治療,而這種中西醫合療模式也應用於其他自閉症及發展遲緩的病童,希望透過中西醫共同照護模式,來提供花東地區的病童們更完善的中西醫合療照護模式。

【延伸閱讀】

體能不佳!年長乳癌患者想放棄 節拍式口服化療續命

癌症免疫療法療效看得見 醫:健保給付應遵國際準則

體能不佳!年長乳癌患者想放棄 節拍式口服化療續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6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明明沒感冒、天氣也不錯,孩子卻總是在早上起床時感覺鼻子癢癢的,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噴嚏及流鼻水,用了數張衛生紙擦鼻子,導致鼻頭也紅紅的,這樣的場景是否感到熟悉呢?你家也有這樣的過敏兒嗎? 台灣因天氣濕熱,原本就較其他國家容易誘發過敏原,再加上空氣汙染、飲食加工化等外在問題,都是造成過敏的原因,導致過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人有腋下出汗、異味、狐臭困擾的比例有多高?據研究調查指出,全球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深受腋下出汗及異味所擾,但接受腋下汗腺治療止汗的比例卻少之又少!而在非侵入式止汗微波治療問世之後,已有不少人前往門診諮詢,使得相關治療增加三倍之多。無刀止汗微波療程問世 願意治療男性高出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78歲的王姓婆婆,因不小心跌倒,導致第十二胸椎骨折,已形成空洞,醫師建議骨水泥灌注治療,婆婆卻選擇保守治療,一個月後,因空洞內的血水流至脊髓腔,壓迫到神經導致無力行走,緊急接受神經減壓及骨釘固定術,才重新健步如飛。骨質疏鬆是銀髮惡夢 傳統治療併發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日前網路盛傳吃荔枝後酒測會超標,引起網友的討論。警方則出面澄清,口中因吃荔枝所殘留的酒精成分,只要經過漱口後便會消除,因此單純吃完荔枝後駕駛車輛,並不會有遭舉發取締酒後駕車違規的疑慮,所以可以放心吃。荔枝不僅是唐朝楊貴妃的最愛,就連現代人也無法放過它,但若一不小心食用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