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腰椎椎間盤壓迫到神經 成大斗六:手術可改善

腰椎椎間盤壓迫到神經 成大斗六:手術可改善

【勁報/記者張立明/雲林縣報導】

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骨科藍聖閔醫師,於今(14)日衛教活動中指出,如果有腰椎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致無法正常行動或無睡時,施以微創單通道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即可大大改善症狀。

成大斗六分院骨科藍聖閔醫師以臨床實際案例指出,就讀大學的王同學有下背痛的問題,2個月前打球閃到腰後,疼痛開始從下背部延伸至臀部、大小腿外側,直到左側足背部(台語「腳盤」),還開始有痠、麻、無力,甚至抽筋的現象,且晚上睡覺翻個身也可能引發厲害的麻痛,影響睡眠。

藍聖閔醫師為王同學安排X光及磁振造影檢查,發現第四、五腰椎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經微創單通道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術後王同學的症狀就減輕大半,當晚並已能自行下床上廁所,隔天就出院了。

藍聖閔醫師表示,王同學從臀部開始延伸到腳的痠、麻、痛等症狀,就是很典型的坐骨神經痛,主要是脊椎的神經根受到壓迫後發炎所導致。而除了痠、麻、痛,也可能以針刺、燒灼等症狀來表現,如果伴隨有大小便失禁或者下肢癱瘓,則屬於急症,需要儘速到醫院檢查與治療。

造成年輕人神經壓迫的常見原因就是椎間盤突出。中老年人則以骨刺增生、黃韌帶肥厚甚至滑脫不穩定等退化性疾病居多,少許時候也會遇到腫瘤壓迫的情況。

神經壓迫的手術治療分為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2大類。微創手術近年來相當風行,相對於傳統手術,可在傷口大小、出血量、術後疼痛、住院天數等各方面大幅改善。

以王同學為例,因為採用微創手術,出血量由傳統手術的約200毫升降到約10毫升,傷口也從約5公分縮小到

相關推薦

▲動動巧思,端午節也可健康吃粽不增重。(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節到了,不吃一顆粽子好像就少了一份過節的氣氛,但大多數的粽子都是高油脂、高熱量,鹽分也相當驚人,與現代人追求健康的概念背道而馳,不過吃顆粽子也不必罪惡感滿點,營養師提醒,只要做到5點,吃粽一樣可以不增...

閱讀詳情 »

1位70歲罹患糖尿病的爺爺,長年聽從營養師建議,遵守用餐步驟、確實控制飲食,血糖一直控制得不錯。但有次例行回診追蹤時,卻發現爺爺某幾餐的飯後血糖高達230mg/dl、糖化血色素(HbA1c)超過7.5%。經營養師詢問了解後發現,爺爺在那幾餐吃了1整顆粽子,引起血糖飆升。後來聽從營養師建議,1次最多吃...

閱讀詳情 »

37歲的蔡小姐3年前至日本知名遊樂園乘坐雲霄飛車時,歷經多個高速急轉彎,腹部隨即悶痛不適,回台就醫檢查竟發現1顆13公分大的肝腫瘤,後來雖接受手術切除,卻在肺部發現癌細胞轉移。 台灣消化系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高醫一般及消化外科主治醫師李金德指出,該患者就診時,右腹部明顯突出,影像檢查發現1顆超大肝腫瘤...

閱讀詳情 »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注意力與同年紀孩子相比較下後發現較不持久,且經常過動或衝動,則很可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前兆,羅東博愛醫院身心暨精神科主治醫師吳俊漢表示,ADHD主要被認為與大腦前額葉的發展較慢有關,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過動或衝動,症狀依不同個體狀況會有不一樣的表現。 吳俊漢指出,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