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腰椎椎間盤壓迫到神經 成大斗六:手術可改善

腰椎椎間盤壓迫到神經 成大斗六:手術可改善

【勁報/記者張立明/雲林縣報導】

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骨科藍聖閔醫師,於今(14)日衛教活動中指出,如果有腰椎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致無法正常行動或無睡時,施以微創單通道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即可大大改善症狀。

成大斗六分院骨科藍聖閔醫師以臨床實際案例指出,就讀大學的王同學有下背痛的問題,2個月前打球閃到腰後,疼痛開始從下背部延伸至臀部、大小腿外側,直到左側足背部(台語「腳盤」),還開始有痠、麻、無力,甚至抽筋的現象,且晚上睡覺翻個身也可能引發厲害的麻痛,影響睡眠。

藍聖閔醫師為王同學安排X光及磁振造影檢查,發現第四、五腰椎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經微創單通道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術後王同學的症狀就減輕大半,當晚並已能自行下床上廁所,隔天就出院了。

藍聖閔醫師表示,王同學從臀部開始延伸到腳的痠、麻、痛等症狀,就是很典型的坐骨神經痛,主要是脊椎的神經根受到壓迫後發炎所導致。而除了痠、麻、痛,也可能以針刺、燒灼等症狀來表現,如果伴隨有大小便失禁或者下肢癱瘓,則屬於急症,需要儘速到醫院檢查與治療。

造成年輕人神經壓迫的常見原因就是椎間盤突出。中老年人則以骨刺增生、黃韌帶肥厚甚至滑脫不穩定等退化性疾病居多,少許時候也會遇到腫瘤壓迫的情況。

神經壓迫的手術治療分為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2大類。微創手術近年來相當風行,相對於傳統手術,可在傷口大小、出血量、術後疼痛、住院天數等各方面大幅改善。

以王同學為例,因為採用微創手術,出血量由傳統手術的約200毫升降到約10毫升,傷口也從約5公分縮小到

相關推薦

避開食安風暴!陳堅真老師運用「自然律例」,吃對食物屬性, 採買本地油品、挑選當季食材、冷鍋冷油烹調。 食安風暴越演越烈,臺灣飲食安全長期暴露在高風險下,食品安全問題接連爆,究竟該如何避開食安地雷?倡導「自然律例」的陳堅真老師表示,在食安風暴下,只要善用「自然律例」,民眾即有簡單的自保之道。 一、挑選...

閱讀詳情 »

1、涼水洗腳有損健康; 2、夏季多吃苦味有益健康; 3、多喝水能防腎結石; 4、夏季不宜光著上身睡覺; 5、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 6、冬季洗澡次數不宜多; 7、冬季不宜長期待在溫暖房間; 8、不宜長時間停留在冬季霧氣中; 9、冬天不宜把圍巾當口罩用; 10、冬天早晨不宜洗頭; 11、健身前熱身活動...

閱讀詳情 »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減肥屬於以減少人體過度的脂肪、體重為目的的行為方式。是指某類體重超標的肥胖人群用各種方法如:跳舞、瑜伽等,變回曲線體型。設法糾正肥胖者異常反應造成的不當行為,即用行為科學分析肥胖者攝食行為的特徵和運動類型,以此為基礎,合理修正導致肥胖的行動。但是有些人,一直在...

閱讀詳情 »

世界衛生組織(WHO)愛眼協會公佈:2006年至2008年電腦輻射每年導致全球超過30000人失明,並在2009年底發出橙色預警:“電腦輻射對人類的潛在隱性威脅將遠遠超過蘇丹紅、三聚氰胺、SASI、HINI的破壞性,無形中吞噬人的雙眼”.據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數據顯示:在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