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腳是第二顆心臟 保養身體從腳做起

腳是第二顆心臟 保養身體從腳做起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氣溫驟降,有心血管疾病者要特別注意保暖與養生。傳統醫學認為,腳是人類的第二顆心臟,平時做好保養,等於顧好心臟。

中醫師徐仁德說,我們人碰觸不到心臟,所以無法按摩心臟,但是我們能藉由腳部的各反射區來達到保護心臟的效果。中醫的足部養生有兩大優點,不僅能夠隨時隨地履行,按、壓、搓、揉或敲擊都能由自己控制。

敲擊腳底:晚上睡前擁拳頭敲擊腳底,透過敲擊給腳底刺激,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環。正確的敲擊法是以腳掌為中心,有節奏地向四周以放射狀進行,以稍有疼痛感為度。

雙腳搖晃:全身血液循環不佳,就會產生內分泌失調的現象,像是頭痛、食欲不振等徵兆,簡單地晃動的腳部刺激便可增進血液迴圈。可仰臥在床,先讓雙腳在空中晃動,然後像踏自行車一樣讓雙腳旋轉,連續5分鐘後,全身血液循環就會得到改良,此法還可以使腿肚和膝蓋內側的肌肉得到伸展,徹底消除腿部疲勞。冬天畏寒,可在就寢前搖晃雙腳,就會覺得全身暖起來,有助於改良睡眠。

赤腳走路:腳掌是堅持人體平衡的主要部位,所以健康的第一要件就是要有健康的腳掌。為了促進身體健康,在家盡可能讓雙腳從鞋襪中解放出來,光腳走路,也可赤腳走卵石路,對於血液循環有正面幫助。

腳底摩擦:腳底離心臟最遠,末梢血液循環不通暢時,四肢就怕冷,也容易失眠。而失眠時可以讓雙腳合攏起來相互摩擦,使血液循環暢通,等到腳部覺得溫熱,便可以在短時光內酣然入睡。方式是仰臥在床上,舉起雙腳,然後相互摩擦,假如雙手也同時進行摩擦則後果更好。只要用力摩擦幾次,腳部就會感到暖和,睡意也就來臨了。

揉搓腳趾:有加強記憶力的作用。可以用手抓住雙腳的大趾做圓周揉搓運動,天天揉搓幾次,每次3分鐘;可用手做圓周活動來揉搓小趾外側,只要在睡覺前揉5分鐘就行了。而且小趾又是小腦的反射區,所以中醫相信揉搓小趾還有助於增強腦力。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863

相關推薦

美國一名註冊護士在家看電視節目時,覺得主持人的脖子異常,於是寫郵件給節目組,請主持人去體檢。主持人不敢懈怠,馬上去檢查,發現是甲狀腺癌,並被安排立即手術。這名護士觀眾的一眼救了主持人一命。 HGTV電視裝修節目Flip or Flop的主持人穆沙(Tarek El Moussa)與妻子和孩子共同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一名八個月大男嬰有輕微感冒情形,母親為增加水分補充,特地在泡奶粉時加入較平常更多的100cc水份稀釋,卻造成男嬰水中毒而產生痙攣。若在短時間內給予嬰幼兒大量水份,由於腎臟不成熟,不僅無法順利排除水份,更可能導致細胞水腫的一連串病症,為人父母不得不慎。健康醫療網http:...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天氣逐漸轉涼,小心恐引起眼中風,尤其一旦發作,就必須把握黃金12小時的治療時間,尤其若是中心視力中風,黃金治療期恐僅只有1.5個小時;北榮眼科主任劉瑞玲指出,只要能及時給予抗血栓藥物或是高壓氧治療,就能有效降低對眼睛視力的傷害。 眼中風影響視力 眼中風主要是因供應視網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你有宿便的困擾嗎,小心長期下來恐使身體累積毒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指出,當毒素殘留越多,超過身體排除功能負擔時,就會影響到健康,尤其當糞便產生後,若24小時內不能離開身體,就容易使腸道變成細菌滋生地。 宿便產生毒素 影響新陳代謝 當宿便長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