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留意重症前兆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留意重症前兆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國內腸病毒疫情逐漸升溫,上週(7月16~22日)健保門急診就診總人次超越流行閾值,進入流行期;另新增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近期病毒檢出型別以克沙奇A型為多,惟社區持續有腸病毒71型病毒活動。腸病毒傳染力極強,易於家庭手足間傳播,疾管署呼籲民眾提高警覺,除落實洗手個人衛生習慣,無論在家中或公共場所,大人返家務必先更衣、以肥皂洗手後再抱小孩,降低病毒感染與傳播。

超越流行閾值進入流行期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為11,592,較前一週上升5.4%,超越流行閾值(11,000人次),進入流行期。上週新增1例克沙奇A6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為北部近1歲男嬰,7月中旬出現疱疹性咽峽炎、發燒合併抽筋、無故驚嚇等症狀,所幸經及時就醫治療,目前個案病情穩定已出院,衛生單位調查,個案同住手足曾於6月底出現疱疹性咽峽炎並診斷為腸病毒,現已恢復健康,不排除可能因家庭接觸者或無症狀帶原者造成感染。

社區中持續有腸病毒71型病毒

國內今(2017)年累計6例腸病毒重症,3例感染克沙奇A6型、2例伊科病毒5型及1例克沙奇A2型。另今年共檢出26例腸病毒71型輕症個案,顯示社區中持續有腸病毒71型病毒活動。近期鄰近國家腸病毒疫情逐漸升溫,日本、香港、新加坡、韓國、泰國、中國大陸、澳門之手足口病疫情均呈上升,其中日本手足口病病例數高於去年同期,疾管署將持續密切監測疫情及流行病毒變化。

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

疾管署再次提醒,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一旦發現嬰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2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上班族每天有超過1/3的時間處於職場環境,但經常忙於工作,忘了要注意自身健康。依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工作人口健康促進現況電訪調查」發現,國內職場員工超過8成(83.0%)每日食用蔬果量未達國民健康署三蔬二果建議量、半數以上(53.4%)每週身體活動量未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據媒體報導,日前中國福建一名男子每天下班回家後,習慣先聞一聞腳上穿了整天的臭襪子,再拿去清洗。不料卻因為開始出現胸痛、咳嗽等症狀,就醫後本來被當成普通肺炎治療,情況卻未見好轉。主治醫師麥轉英於是安排男子接受肺穿刺病理檢驗,最終確診他是肺部真菌感染。所幸經醫師細心治療後,...

閱讀詳情 »

冬天溫差大,皮膚科掛病號也增加了,其中因為乾癬大爆發,湧進求診的人,在上臂,或小腿前側、身體軀幹或頭皮,出現厚厚皮屑的紅色斑塊,最讓人困擾,還伴隨搔癢。網路上流傳,預防乾癬要增加免疫力,可以多吃一些蜂膠、魚油、冬蟲夏草、靈芝,或是可以吃魚油補充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降低發炎症狀,到底真相如何?來聽皮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癌症是現代人健康的第一號殺手!很多癌友在治療過程中,可能因為化療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副作用,進而使體力透支、體重下降,以致使治療中斷;而市面上營養補充品,究竟癌友該如何補充營養,對抗惡病質呢?「營養不良」癌症最大敵人 影響治療成效台灣褐藻醣膠發展學會營養師蔡儀冠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