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放任白內障惡化 竟引發急性青光眼險失明

放任白內障惡化 竟引發急性青光眼險失明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位60多歲女士有天左眼突然發紅、疼痛、看不清楚,正常人瞳孔約2-3毫米(mm),而她的瞳孔放大至直徑6毫米,非常怕光,醫師初步診斷,她患有急性青光眼併虹彩炎,雖然接受雷射治療後眼壓還是降不下來,需要點用多種降眼壓藥物才能控制眼壓,視力也還是不好,後來經友人介紹至眼科醫師林宏洲門診,經光學低相干反射波測量(OLCR),發現她前房深度(AD)只有1.89毫米、水晶體的厚度達5.08毫米、且併有白內障,可能是白內障惡化引發急性青光眼。

白內障惡化 很容易引發急性青光眼

林宏洲醫師解釋,當白內障持續增長,水晶體不只會混濁、失去彈性,也會膨脹變厚,瞳孔在伸縮的過程中就可能和膨脹的水晶體黏在一起,房水會排不出去,眼壓便急遽攀升,引發急性青光眼。治療當務之急,必須先降眼壓,並接受周邊雷射虹膜切除治療,而根本治療之道,還是要進行白內障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這樣更能避免急性青光眼復發並減少青光眼用藥。

新型白內障治療技術 較為精準、安全

林宏洲醫師先讓上述女士降眼壓並控制虹彩炎,再運用林醫師至新加坡國家眼科中心研習的瑞士新型飛秒雷射技術,搭配高階超音波儀,進行白內障乳化手術、人工水晶體置換術,使房水不再被阻塞,她終於不須再點降眼壓的眼藥水,白內障問題也獲得解決,視力、視覺品質更是大幅回升。

飛秒雷射 也可用來輔助白內障手術

林宏洲醫師表示,傳統進行白內障手術時,多是醫師用刀械,以人工方式,在角膜周邊製造一個小切口,然後在水晶體囊袋表面撕開一個開口,再將白內障乳化取出,並放入人工水晶體;因為是以人工方式進行,因此角膜切口及囊袋開口形狀、大小很難整齊劃一。若使用瑞士新型飛秒雷射,由於能量較低且是電腦在控制會較精準,可以完整切出正圓形的囊袋開口,位置也會在瞳孔正中心,使置入的非球面人工水晶體能發揮較好的效果。

治療能量越低越好 

治療白內障過程當中,飛秒雷射也會像切蛋糕般將白內障先切成小塊,讓醫師進行超音波乳化白內障時,能量不需太高便可順利吸取白內障,角膜較不易水腫,安全性也得到提升。由於能量降低、傷口小,患者術後復原時間也會明顯縮短。

平常做好眼睛防曬 幫助降低白內障風險

林宏洲醫師也提醒,民眾想預防白內障,平常眼睛要做好防曬工作。另外,當眼睛正在感染時,暫時不宜接受白內障手術。白內障患者術前也要接受完整眼科檢查,以降低手術風險。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2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32歲的邱小姐平時會心悸,手抖非常嚴重。某晚深夜與先生起爭執,突然間喘不過氣來,開始過度換氣被送往急診室。先用藥物控制穩定後,醫師發現邱小姐脖子浮腫,提醒要回門診檢查,但她因家務繁忙忘了。半年間,邱小姐經常夜間失眠,且心臟跳得特別用力、特別快、甚至出現不規律,某夜因感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心臟從胎兒時期形成後,就不斷跳動到生命結束,數10年來不間斷跳動,心臟若發生問題,換心機率微乎其微,如果突然發生心肌梗塞未即時搶救,恐怕出現後果不堪設想,唯有定期檢查,確定心臟健康狀況,才能接受治療與改變生活方式,維持心臟健康,把相關疾病風險降至最低。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入秋之後,早晚溫差變化大,以致許多小朋友感冒、發燒、咳嗽,近日兒科診所前大排長龍。藥師提醒,咳嗽是正常的生理防禦機制,但如果小朋友咳嗽超過2周,就要趕快就醫,多喝溫水或雞湯可舒緩喉痛不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師陳品君表示,大多數普通感冒(病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口腔中常見的具核酸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很可能增加腸癌發生機率。人體腸道擁有數千種細菌,但具核酸桿菌在腸道並不常見,研判很可能是口腔有傷口時,細菌藉機侵入血管,藉著血流抵達腸道,增加癌症發生機率。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