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胃炎腹瀉體內電解質恐失衡 錯用運動飲料反加重脫水

腸胃炎腹瀉體內電解質恐失衡 錯用運動飲料反加重脫水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發出警訊,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現在正好是諾羅病毒好發季節,腸胃炎患者經常伴隨噁心、嘔吐、腹瀉,此時民眾可能選擇短暫禁食讓症狀稍微緩解,擔心電解質失衡則用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與水分。但醫師提醒,即便腹瀉身體也需要營養修補發炎部位,運動飲料很可能加重脫水狀態。


台北慈濟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吳秉昇表示,當發生腸胃炎有嘔吐與腹瀉症狀時,最好不要用禁食改善症狀,因身體在生病狀態下,需要營養提供細胞分裂修補受傷部位,如果營養不足,反而減緩身體恢復速度,因此除1歲以下仍喝母乳的幼兒,1歲以上可以開始吃一般食物的孩子與成人,最好維持基本飲食。


吳秉昇也說,腸胃炎患者飲食首先要減少刺激性食物,其次要減少身體負擔,稀飯、米湯、白吐司等好消化食物,可以在症狀較嚴重時吃,當症狀逐漸緩解,就可以試著慢慢恢復一般飲食,增加其他營養素攝取;但水分補充吳秉昇強調,建議不要喝運動飲料,很可能因糖分高,反而加重脫水狀況。


吳秉昇解釋,腸胃炎病患在嘔吐與腹瀉下,可能導致身體水分快速流失,當血液水量不足,首先會尿量減少,接著因血液量降低,呼吸會開始急促,心跳跟著加快,再來開始精神與意識狀態不佳;以前認為運動飲料可以同時補充水分與電解質,但最近醫學發現,運動飲料的高糖分,反而容易因滲透壓而更流失身體水分。


吳秉昇持續說明,當身體流失水分時,部分電解質會跟著水分一起離開身體,其實身體的電解質與水仍然保持平衡。可是假使擔心水分不足,單單喝「白開水」補充水分,電解質沒有一起補充,擔心水分與電解質就可能發生失衡的話,目前已經有等滲透壓的電解質水,讓身體能同時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疾管署同時提醒,諾羅病毒很容易發生腸胃炎,只要雙手接觸到污染物,再接觸到眼、鼻、口等黏膜處,病毒就有可能入侵,且因諾羅病毒沒有外套膜,酒精沒有辦法消滅,只能靠肥皂勤洗手預防,因此提醒民眾要多養成勤洗手習慣。海鮮特別是貝類,千萬不要生食,一旦染病最好在家休息,因諾羅病毒即便症狀停止,48小時內仍有傳染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包皮過長別與包莖混為一談 微創包皮槍守護男人命根子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落實病人自主權利法實施,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積極輔導北市8家醫院參加衛生福利部推廣病人自主權利法照護模式試辦計畫,包含臺大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臺北馬偕醫院、新光醫院、國泰醫院、萬芳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已組成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團隊,將先完成預立醫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有27萬名失智症病人,衛生福利部正大力推動「失智症政策綱領2.0」;然而,在縣市長大選將至之時,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所做的政見統計,有66%候選人提出高齡相關政見,但其中有提失智症的政見,卻只有3位!因此,台灣失智症協會與全台各縣市失智症協會,偕同失智症家庭及社區民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本德國麻疹疫情持續升溫,今年截至本月17日,就累計1289例,是去年總病例數14倍,且近6週每週病例數都破百,上週就有141例;衛福部疾管署指出,日本德國麻疹疫情六成病例來自關東地區,又以台灣民眾最常去的東京最多,其次則為千葉縣及神奈川縣。孕婦懷孕前感染麻疹 嚴重恐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家人中風,我該辭職回家照顧嗎?」「經濟中斷怎麼辦?」「會不會二度、三度中風?」一旦有人突然中風,身邊親人往往陷於慌亂、無所適從。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失能族群當中,中風病友佔很大一部份。中風突然發生,常讓照護家屬措手不及,並陷入上述天人交戰,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