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家人中風了! 應該怎麼辦?

家人中風了! 應該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

「家人中風,我該辭職回家照顧嗎?」「經濟中斷怎麼辦?」「會不會二度、三度中風?」一旦有人突然中風,身邊親人往往陷於慌亂、無所適從。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失能族群當中,中風病友佔很大一部份。中風突然發生,常讓照護家屬措手不及,並陷入上述天人交戰,還有不少人擔心親人中風復發、跌倒、身體機能越來越衰弱,心理壓力大到夜不成眠。此時政府「長照4包錢」資源雖然可以稍微減輕負擔,但中風家庭還是得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

年輕型中風 有增多趨勢

「近年來,年輕型中風病患越來越多,50歲以下中風,很多是壓力造成,中壯年中風,對家庭經濟的衝擊更大…」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秘書長、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龍指出,從問診可發現,不少年輕型中風病友曾出現小中風症狀,輕忽嚴重性,結果就真的中風。有些可能是遺傳性疾病「法布瑞氏症」(Fabry disease)引起,需要抽血檢測才能確診、對症下藥。

中風常合併失智 照護格外辛苦

中風病友除了肢體不靈活、失去行動能力、平衡感變差,也常合併認知功能退化、失智。陳龍表示,每年約5%的中風病友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經過5年,則有25%的病患有這樣的問題,照護便格外辛苦。

預防二度中風 得緊盯病患用藥

當中風再度發生,病友失能、死亡機率就會上升,家人照護壓力更有增無減。為了避免中風復發,家人得緊盯患者規律使用預防二度中風藥物。然而,傳統阿斯匹靈等抗血小板藥物常引起出血、胃潰瘍副作用,若擔心藥物副作用,就要考慮改換其他類抗血小板藥物,以免藥物副作用影響中風病情控制,而這些細節也都是照護家屬心力交瘁主因。

號召醫師一人一畫 幫助中風家庭

由於深深理解中風病友家庭的難處與艱辛,法國藥廠賽諾菲股份有限公司在過去10多年來,透過與醫護專業人員及病友和社福團體合作,與中風病友、家屬站在一起,陪伴他們在疾病風暴中度過重重難關。今年為響應「世界中風日」,特別邀請300位 神經內科醫師參與「一人一畫,幫助中風病人」慈善活動。

神經內科醫師只要在活動網頁上進行電子畫著色,賽諾菲就會協助捐款給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表達對中風病友家庭的支持與鼓勵,該捐助款項將拋磚引玉,與其他企業一同幫助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發展照顧者喘息計畫。賽諾菲台灣企業傳播處資深經理田怡表示,賽諾菲除了與專業醫護人員及病友團體合作,長期推動中風預防及治療的衛教活動,也希望透過這次的慈善活動號召醫師、公益團體共同為中風病友、家人打氣,期待陪伴中風病友家庭走過低潮。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0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有很多事我們一直以為的觀點都是錯的,甚至老師教我們的有時候都是錯的,比如物體真的只有固體氣體液體三種形態?比如真的狗活一年相當於人活七年?又比如四季交替跟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有關系?今天,要常來的小編全部跟大家佐證一下!一共32個,慢慢看。 科學謊言1:喝酒後頭痛其實沒多大事 酒精不會殺死腦細胞,至少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1名6歲小弟弟因去年家中買了平板電腦,每天開始玩起APP遊戲,沒想到今年年初接受視力檢查時,雙眼出現200度近視,經檢查後發現雙眼假性近視100度以及真近視100度;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柳景豑指出,主要是因小弟弟只近視100度,沒有感覺,加上家長工作忽視孩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1名35歲男性,晚上常常睡到一半被自己打鼾聲嚇醒,導致隔天白天工作精神不濟,儘管接受過呼吸中止症相關手術,但症狀卻仍未改善;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佳文指出,傳統手術治療多只針對鼻中隔彎曲、鼻子過敏或口咽中懸壅垂過長等現象進行治療,但卻容易忽略舌頭和呼吸道間的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1名6天大的女嬰,黃疸指數高達16mg/dl,就醫治療後出院,沒想到四天後黃疸卻高達42 mg/dl,儘管已換血治療,但嬰兒仍有嗜睡、抽筋等症狀出現,研判恐已留下後遺症;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指出,黃疸雖為常見生理現象,但仍有部份黃疸暗藏可怕疾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